• 43阅读
  • 0回复

呼兰河畔寻故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07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边城一瞥

  呼兰河畔寻故人
呼兰河的女儿
我们从哈尔滨赶路到呼兰已近晌午,踌躇于路口不知所向,有驾辕农夫热心指路:“萧红故居在东二道街。”
正是《呼兰河传》里描述的寒冬季节,一场雨雪淋湿了呼兰河畔的这座小城,呼兰河几近干涸,高粱早已收获,田野愈显空旷。
哪里还觅得《生死场》的影子?更何处去寻“三月的小城”?
所幸萧红故居还在,读它,就是读一部厚厚的近代文学史。
    家世和故居
萧红(1911—1942年)原名张乃莹,她以其短暂的生命,给世人留下长篇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以及散文《商市街》等近百万字的作品,鲁迅先生称她“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称她关于东北人民与命运抗争的描写“力透纸背”。
萧红父亲曾是呼兰县的教育局长,祖辈是闯关东的齐鲁人,后发迹为地主亦是乡绅,故居张家大院自然在当地赫赫有名。1946年张家人迁居沈阳,这里成了大杂院,先后住过十几户人家。老房坚固,虽历经沧桑终于破败但大模样未改。1985年,随着国内外掀起的萧红研究热,当地一些文人发起了集资募捐维修萧红故居的倡议,连刚上小学的娃娃也掏出口袋里的零花钱。第二年,5间正房、约3550平方米建筑得以修复,青砖瓦房,雕花木窗棂,典型的东北民居。张家原来使用的一些家具也从其亲友处征集来了,包括那张萧红使用过的小炕桌。以后,又开始恢复后花园原貌。1986年6月,萧红诞辰75周年时,故居作为萧红纪念馆开始接待游人,先后有42万人、包括14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友人来过这里。
故居展室里,加拿大华裔女作家陈若曦写道:“《呼兰河传》启发了我对东北的兴趣和向往。”瑞士华裔女作家赵淑侠泼墨:“人思故土,马恋旧林,白山黑水,我当再来。”这言语让你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力量,人格的力量。
    奇异的仙人掌
写到此处,有必要说段插曲。曾有诗句“南国的仙人掌/竟能在北方吐绿/因为这里是一片深情的土地/养育了仙人掌似的才女”这是指城郊那片天然少雕琢的西岗公园,萧红笔下儿时“有二伯”经常带她玩的地方。那里有株堪称亚洲之最的仙人掌,据考证是本镇一姓杨的人家于1896年移植的,1927年移入西岗,已存活97年,株高7.7米,花冠合围4米,因过去花房不够高,曾先后削头4.8米,1991年开花近千朵,持续了7个月。后人联想到萧红“仙人掌般的”性格:儿时的倔强、少年时代的反叛、青年时代大量反封建的作品,便格外青睐这植物。为此,呼兰县政府投资数万元,于1989年扩建了花房,使之生长得更加旺盛。
张家后花园临街,隔街有个简陋的饭馆。猪肉酸菜粉、小鸡炖蘑菇、高粱土烧酒,典型的东北饭菜。二两烧酒下肚,萧红纪念馆馆长孙延林情绪高涨,大谈起萧红国际研讨会、萧红文化节、以及由此带动的呼兰饮食一条街、文化一条街等等宏伟的设想。这些设想有的已经实现,有的正在创造条件实现。不管怎么说,一个人在其身后能够派生出一系列文化现象,说明其风骨代表了民族的精髓,具有典型意义,而又恰好合上时代的节拍了。
        本报记者卢小飞撰文/摄影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