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幸存者的愿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03
第2版(专页)
专栏:

  幸存者的愿望
本报记者何伟
“我们村的人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还有日本人不承认侵略。”
香河县店子务村蔡庆年老人愤愤然捋起裤角,让记者看他腿上的三处伤疤,其中一处,缠着浸透脓水的白绷带,那是57年前日寇枪弹穿过而至今未能愈合的伤口。
1938年7月的一个早晨,30多个日本鬼子追捕八路军冀东分区的两名侦察员。在村民的掩护下,八路军侦察员安全撤离。气急败坏的小鬼子,把村里200多名男女老幼捆绑到村头有两棵槐树的地主宅院内,拷打逼问。坚强不屈的村民沉默不语。敌人兽性大发,三挺机枪吐着火舌射向了乡亲们,酿成震惊冀东的“店子务惨案”。打死72人,打伤130多人,古槐树下,血流成河。 与肉体的伤口相比,心灵的创伤更深更痛。当年有位从尸体堆里爬出来的8岁的孩子,今天已是满头银发。他经常把学校的孩子和驻军带回到那个难忘的早晨:“日本鬼子进村后,挨家挨户抓人,上至白发老妪,下到吃奶的婴儿。当时的乡长一再向鬼子解释,这些人都是老百姓,可鬼子愣是不放过,先是扫射,后掷手榴弹,发现喘气的,还要补上一枪。”
在村支书的引导下,我们来到惨案遗址。在那两棵大槐树下,镇党委书记张志国介绍,今天的店子务村民,安居乐业。不到500户的村子,有全国直拨电话130余部,轿车30多辆。特别引起我们思索的是,心灵手巧的村民擅长玉石镶嵌、金漆骨嵌,100多种工艺品不仅远销欧洲,竟也到了日本。日本的企业也落户县城。从武力对峙到经济合作,“惨案”的幸存者又是怎么想的?
“侵略中国的这笔血债,我们应算在日本军国主义头上,日本的老百姓和我们一样,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在县里参加抗日纪念座谈会的村支书态度鲜明。那场惨案,他失去7位亲人。
“如果日本人要来村里参观或办厂,你们怎么办?”
“欢迎,当然欢迎。”幸存者几乎异口同声。74岁的蔡庆年认为,中日应往好处发展,过去的毕竟过去了,还是往前看好。
宽容并不意味着遗忘。张书记说:香河县已把这里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村里规划修柏油路,到大槐树下特意拐弯绕过去。村民们说,我们要保护好这历史的见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