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笑对人生大舞台想起将来好困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01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朋友信箱

  笑对人生大舞台想起将来好困惑
我是一名刚刚毕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女大学生。在这人生的重大转折关头,我心中却充满困惑。过去,我的生活轨迹非常简单,从家庭到学校,两点一线;要做的事情异常单纯,在家当个好孩子,在校当个好学生,泾渭分明,少有冲突。而进入社会,问题却没有这么简单:在单位,要当领导的好“兵”,做同事的“知己”;随着年龄的增长,结婚成家,相夫教子,要做一个贤妻良母;在事业上我不想碌碌无为,又不想被人称为女强人;为了争取项目,维持客户,各种交际应酬更是在所难免……这一切对我真有如天方夜谭。本来社会上就流行着“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一个有所作为的女人难上加难”的说法。我该如何面对这些生活的挑战?
(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5号王君)
王君朋友:
我相信你所面临的困惑是所有年轻人都会碰到的难题。在长期的社会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咨询实践中,我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这是一种角色期望导致角色恐惧从而引起心理失衡的表现。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角色扮演或角色转换不当引起角色冲突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这两个方面都是社会转型时期需要引起重视的课题。
角色这个词,最原始的意思是指演员的面具。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上使用这个概念,是指处于某种社会地位或承担某种社会责任的人所享有的权利、履行的义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行为规范。
人从出生那一天起,就开始扮演一定的角色。对父母而言,他或她是儿子或女儿;对社会而言,他或她是一个男孩或女孩。只不过这时的角色意识不明显,角色规范很简单,因而不会产生角色冲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开始自觉地扮演各种角色。最早的角色尝试来自儿童的游戏群体,从这里,儿童获得了最初的角色体验,开始走上社会化的历程。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会扮演各种社会角色、遵循各种角色规范的过程。从男女混沌未开,到人们教导男孩应该刚毅勇敢、有男子气,女孩应该含蓄温柔、有女儿味,这种“男女有别”,就是社会教化出来的角色差异。
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就越多,构成一个相互交织的“角色丛”。对于成年人,每个人都至少有两个角色在身,一个是性别角色,一个是职业角色。从性别角色来说,除最基本的男女之别外,未婚者,作为父母的儿子或女儿,有做儿子女儿的一套行为规范;已婚者,则为人夫、为人妻,或为人父、为人母,有夫义妻敬、父慈子孝的权利与义务,遵循家庭生活的一套行为规范。从职业角色来说,每个人都处于单位的不同序列之中,有不同的角色要求,同时还要遵循单位共同的规章制度和社会法律规范。由于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规范和不同的适应场景,当角色错位或角色转换不当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这种冲突可能在角色的各个层面上发生。性别角色与职业角色会发生冲突,性别角色内部以及职业角色内部也会发生冲突。比如一个女同志尽管在单位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回到家庭也应该是妻子和母亲,如果她把在单位的一套行为规范和模式带入家庭,对丈夫、孩子也像对待下属一样,这显然是一种角色的错位和角色转换的不当,必然会导致角色冲突。
当然,角色冲突的原因并不直接来自角色的多少,担任的角色多不一定产生冲突,担任的角色少也有可能产生冲突。一般而言,导致角色冲突的直接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扮演角色所需要的角色环境和角色资格是否具备。一个人要扮演一种角色,一定要占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并具备训练有素的行为规范和行为能力,否则,即使在其位,也难谋其政。二是角色转换是否适当。每个人都扮演着多种不同的角色,而每种角色的规范和要求是不同的,在从一种角色向另一种角色转换时,如果角色规范和角色意识不能及时调整,也会产生冲突。三是角色期望是否适宜。人们在扮演某种角色时,社会和他本人对这个角色都会存在一种期望,当这种期望与他的行为规范和行为能力不相适应时,也会产生角色冲突。你体验到的角色冲突就属于这种类型。
有了角色冲突就必须进行角色调适。角色调适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保持角色与角色规范和角色能力的一致性,不要把不同的角色和角色规范相混淆。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就是这个道理。角色调适是一种高超的生活艺术,需要有对生活深刻洞悉和把握的能力,这里的关键是要掌握好一个“度”。
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是角色互动和角色冲突的产物,因而角色冲突并不完全是坏事。从历史的角度看,角色冲突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开放和进步的表现。在传统社会里,人们的角色主要依性别而划分,社会生活被固定在血缘和地缘的狭小圈子里,亲子、叔侄、姑表等等诸关系把男男女女连缀在亲疏远近不等的角色位置上,角色冲突少,但社会分化和社会发展也异常缓慢。随着社会分工的大发展,以职业为依据的业缘关系取代血缘和地缘关系而占居主导地位,社会交往活跃,角色机会增多,各种相应的角色规范和法律体系就在角色互动和角色冲突中建立起来。你刚刚踏入社会,就意识到有那么多的角色需要你去扮演,这就是现代人的特色,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激励。
角色冲突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人身上都会发生。但就其最普遍的表现来说,在女性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这是社会历史发展遗留下来的产物,也是目前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我国妇女的解放为例。在过去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妇女角色的定位就是“贤妻良母”,角色规范就是“三从四德”,完全沦为男人的附属物,其地位之低可想而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妇女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世界各国通用的妇女参政地位这个指标来说,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女代表、女常委分别占总数的12%和5%,1993年八届人大时增至21.03%和12.3%;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女委员占10.4%,1993年八届政协增至13.52%;1950年,全国女干部只有6.5万人,1994年增至1237.1万人,其中女部长、女省长、女市长占有相当比例,我国妇女的参政比例高于发达国家。即将在北京召开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就是充分考虑到了我国妇女地位的现状。在这次大会上,妇女的角色冲突也是非政府组织论坛的一个主要议题。
社会是由扮演不同角色的人群构成的,也需要由各种角色规范来维系。只要人们都认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切实遵循相应的规范,社会就能有秩序地、健康地向前发展。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曾说,“人生犹如一个大舞台”。王君朋友,你作为一名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已具备扮演好各种角色的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你应该满怀信心地登上这人生的大舞台,笑迎灿烂美好的未来。(附图片)
沙莲香——1937年生,辽宁大连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北京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女性问题和中国国民素质的研究。著有《中国民族性》(一)(二)、《社会心理学》,并主编《传播学》、《人格的健康与治疗手册》、《现代社会学》、《中国女性角色发展与角色冲突》等数本专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