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家家理财各有高招(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01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生活话题

  家家理财各有高招(之三)
主持人:闻佳平(本版编辑)
主持人:老年人在持家理财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这不仅因为他们饱受过旧社会的苦难,也有过“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经历,作为“过来人”,酸甜苦辣皆已尝遍,日子过起来自然是显得老到。正因为如此,下面这些老同志谈出的感想,或许对各年龄层次的“当家人”都会有所启迪。
不食老本月有节余
蔡之良、刘凤梧(天津市和平路):我们老夫老妻月收入1500元左右,3个子女已成家立业,生活独立。
我们老两口过日子,每月消费开支在千元左右,大约节余500元钱。我们如今已有2万元的积蓄,来源主要是工资收入、稿酬、利息等。
我们投资十分小心谨慎,这是因为大半辈子积攒点钱很不容易。我们商定:不追逐暴利,减少风险。投资渠道分别是:购买债券占50%,保值储蓄占30%,短期储蓄占10%,活期储蓄占10%。照此组合投资方式,3年后可得利息收入逾万元,年均3600元左右,相当于月薪300元的一个劳动力。我们深知以钱生钱,不食老本,对后半生的重要意义。
围绕“老”字做文章
温永波(辽宁大洼县):我们老两口年近古稀,一切都得围绕“老”字做文章。所谓风烛残年,夕阳时短,选择储蓄的投资方式较为稳妥,以时限短点、利息低点、风险小点、近年受益为原则。因为像我这样的家庭,老伴常年患病,时有用钱之虞,如果采用周期长利率高的投资,一旦急用,提前支取,反而损利少收,还是有计划地进行中短期交替存储为好。
老年人理财,手头要紧,不花过头钱,不要随便外借,因为有生之年,财源有限,每年都得动用些储备金,钱会逐年减少。虽然前辈们那种留下大笔遗产供子孙们享用的做法不可取,但临终时,留些余资由子孙们继承,总比瞅着儿女下颏拱手求怜好得多。
日子好不好不在钱多少
李凤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城管局):我是70年代初成家的,到了1975年已是4口之家,工资还不到40元。妻子无工作,在家操持家务。每月工资如数交回去,她盘算着花,除正常开销外,余下的钱就攒起来,哪怕是3块5块。日子虽然不宽裕,但也过得去。
现在,一个孩子参加了工作,家庭月收入1000多元,可不但攒不下钱,反而觉得比以前更紧了。这里除物价上涨的因素外,我觉得“攀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看别人家有的,自己也想买,一时钱不够,借钱也要买,因此造成了月月紧。
《人民日报》开辟这个专栏,使得我在如何过好家庭日子上动了几番脑筋。我认为,要想把日子过好,以下三点应该考虑:一是要根据财力,量力而行,切不可相互攀比;二是要把家庭经济搞活,让死钱变活;三是教育子女把钱用在刀刃上。
提前做好余生安排
李文本(湖南省印刷物资总公司):我妻因病前两年提前退休,在家操持家务,我也接近退休年龄,我俩均是国有企业干部,靠工薪收入维持生活。目前所在企业经济效益尚可,两人月收入共1200元左右。我俩经济开支,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根据老年保健的需要,合理安排和改善家庭饮食生活,在吃的上面不卡自己,做到荤素搭配,品种多样化,水果天天有。二、购买单位现有住房后,适当装修,改善住房条件,使居住舒适。三、家用电器和衣物用品,一般齐全,只是按需适当添置。四、逢年节和晚辈过生日,适当给他们添置衣物用品。五、适当搞点定期储蓄。这主要是留作以后三方面开支:退休后,月收入减少,需对家庭生活开销作些弥补;如两人身体尚好,每年安排出外旅游1—2次;以后年老体弱多病,需雇请保姆料理家务,尽量不给晚辈增添麻烦。这是一般老年人必须提前考虑做好的余生安排。
主持人:夕阳无限好,黄昏亦迷人。老年,作为人生这部辉煌乐章的尾声,无论铿锵磅礴,还是舒缓柔和,都融进了人间真情而分外动人。我们衷心祝愿为国家、为社会、为后代呕心沥血了一辈子的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幸福安康地度过晚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