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互助组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重要基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1-19
第1版()
专栏:社论

互助组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重要基础
我国共有一亿一千多万农户,已经参加各种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的约有四千七百九十多万户,其中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有二十七万三千多户。这说明在已有的互助合作组织当中,普遍地大量地存在的还是互助组;在全体农民当中,还有一大半是单干户。经过一九五四年的努力,参加各种互助合作组织的农户可能达到并超过全国农户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但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在已经组织起来的户数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小的;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在许多地区,互助组将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每个农村工作的同志,都必须重视这个情况,不可丝毫放松对互助组的领导。
虽然互助组是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初级形式,但它却是最容易为农民接受的一种组织形式,因为它的组织比较简单,而又能够帮助农民克服在单干时难以克服的若干困难,能够减少农民中间的阶级分化现象,也能增加生产。通过互助组,能够使农民初步养成集体劳动的习惯,使农民亲自得到集体生产的经验,并在群众中生长出一批互助合作的领导骨干,这就更便于把互助合作运动推向更高级的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因此,中共中央在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指出“互助组的发展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基础”;并要求在注意加强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领导的同时,也加强发展各种形式的互助组的领导。因此,在农村中,在领导农业生产工作中,应该大量地发展互助组,也可能大量地发展互助组。
一般地说,现在各地农村工作干部都认识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重要,大部分干部和部分群众办社的积极性很高,这是很好的现象。办好了许多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可能把整个互助合作运动向前推进一大步,这是可以预期的。但是,也应当指出,有些地方有些干部又产生了轻视互助组的观点。如在宣传工作中,只注意宣传农业生产合作社,不注意宣传互助组,只宣传办社的有利,不宣传办社的条件。从而在群众中造成错觉,认为互助组可以不要了或不重要了,只有合作社才好,并且非入不可。有的地方把互助组中的党员团员积极分子都集中起来办社,无形中把许多互助组抽垮了,拆散了;有的地方不注意研究和解决互助组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太麻烦,不好解决,办了合作社自然就解决了;有的地方不注意发展新的互助组,提高临时互助组,运用和改造群众中间固有的互助形式,认为办好了合作社,互助组自然就会大发展;此外,还有部分干部从个人情绪出发,认为领导互助组没有领导合作社“有意思”,因而对于领导互助组不够热心;部分群众积极分子也认为办互助组不如办合作社光荣,在条件不够不能转社时有些“泄气”。这种种情形,都是不好的,会脱离绝大多数群众的现实要求,会削弱整个互助合作运动,是不利于发展与提高农业生产的。
把一乡一村的互助组中的骨干都集中到合作社里,眼前看来,对于办社是有利的。可是,如果办了一个合作社却把许多互助组都抽垮了,那对整个互助合作运动是不利的。这样,就直接违反了“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带动互助组大发展”的原则。这对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不利的。没有大量互助组的发展和提高,不把广大农民通过各种形式组织起来,将来要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就会碰到很大的困难。
互助组中确实有许多“麻烦”,有一些不易解决的矛盾。可是,为解决这些矛盾而作的努力,决不会是白费的。不断地注意解决这些矛盾,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的思想就能够不断地增长,骨干分子管理集体事情的本领就能够不断地提高。这样,就能够为进一步办社打下很好的基础。如果现在嫌互助组“麻烦”,不注意随时解决这些矛盾,办起合作社来就会有更大的麻烦。
办好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确实能够带动互助组大发展。可是,这也决不是说,办好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就能自生自长地大大发展起来,不去加以领导就能步步提高起来。如果只是孤立地办社,并不注意团结和带动互助组,互助组还是不可能很好地发展起来的,即使发展起来了也很难一步一步地提高。
互助组是互助合作的初级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比较高级的形式,互助组没有合作社好,这是事实。可是,决不能认为,领导互助组的工作是“低人一头”的工作,正如不能把建筑大楼的基础的工人看得比建筑大楼的其余部分的工人低一样。领导发展互助组工作的干部应当认识自己的工作是整个互助合作运动的重要基础。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所说的:“必须明白:我们组织个体农民参加互助组以及帮助搞好互助组的工作,也就是为着便利于再引导它们发展成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准备再进而实现完全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如果不把互助组看成是逐步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改造的一种初级的过渡的形式,因而不重视互助组的工作,这将是一个重大的错误。”
至于要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地说,一定要群众每个人都完全自愿,有真正公道能干的领导骨干,大家有一定的集体劳动的习惯和经验,才能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过去有的地方不具备这些条件,就办起社来,结果管理工作做不好,生产搞不好,大家的收入还没有在互助组的时候多;甚至吵吵闹闹,半路里就散伙了。这样,不但入社的农户受损失,而且在群众中的影响也很坏,以后再要办社就更费力了。因此,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就不应该只凭自己的热情去勉强从事,就应该好好地办互助组,创造条件,争取在条件具备时,转为农业生产合作社。
怎样把互助组办好呢?
最重要的是要时时注意掌握一条原则:加强贫农和中农的团结。互助组的好处,最明显的就是能够互通有无,克服缺乏农具、牲畜、劳力的困难。如果只是中农和中农互助,或者只是贫农和贫农互助,是很难达到这个目的的。所以,在成立互助组的时候,就应当在自愿的原则下把贫农和中农紧密地团结起来。在成立互助组以后,最需要经常注意的是互利问题。这基本上也就是贫农和中农的关系问题。应当合理地评议劳动工分和牲口、农具的代价,不能使劳力多的人吃亏,也不能使有牲口农具的人吃亏。究竟换工的比价怎样才算合适,要依照当地情况,民主评定,不可能作出统一的规定。
要办好互助组,并且确实地为办社打下基础,还要通过不断地解决组内发生的具体问题,不断地对组员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因为互助组是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的集体互助的劳动组织,就难免有许多矛盾,特别是关于共同劳动和分散经营的矛盾。譬如:在耕作的轮流方面,各户总难免要争先恐后;有些人在别人的土地上劳动时不积极、使用别人的牲口农具时不爱惜。这些都是集体劳动和分散经营的矛盾的表现。这些矛盾在互助组中是难以彻底解决的,但又是必须经常注意解决的。只有不断注意解决这些矛盾,互助组才能巩固,才能提高。因此,在民主讨论确定轮作次序的过程中,在民主评定每个人的劳动工分的过程中,既要注意解决当前存在的具体问题,也要注意通过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提高大家的集体主义思想。
要保证互助组内正确地执行互利政策和提高组员的思想觉悟,保证互助组巩固和提高,重要的环节是要有领导骨干。农村工作的同志们,一方面要经常地教育他们、帮助他们,一方面要放手地让他们自己独立地解决问题,让他们在群众中真正形成领导核心,并且逐步地锻炼他们管理集体生产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当使互助组的骨干多和合作社接触,领导办社的干部和社内干部也应当主动地吸引互助组的骨干参加合作社的某些有教育意义的会议。
互助组是初级的过渡的组织形式,因此形式和制度更要灵活一些。只要群众自愿,不是强迫编组,只要群众都觉得有好处,怎样组织都可以,不必拿一定的“规格”去硬套;能临时互助就临时互助,能常年互助就常年互助。最初那怕只是集体劳动一季、只是简单的共同劳动也好;能做到半年、三大季互助更好;能农副业结合、实行一些简单的分工,积累少量的公有财产也好,暂时做不到也不要勉强。为了互助组的大发展,应当注意充分运用和改造群众中间原有的互助形式,发扬合理的部分,改掉不合理的部分,废除农忙帮工时大吃大喝的习惯,民主地安排工作、选定组长,逐步提高。
许多地方的互助组,因为评工记分制度过于繁杂,一般是开会过多,开会时间过长,这是引起组员不满的普遍现象,必须注意纠正。有些地区互助组创造了按件记分办法,如犁一亩地多少分,插一亩秧田多少分,把完成这些工种的分数,事先经过组员协商,评定好,以后大家按此记工、算工,五天或十天开一次会,对对数,记记账,就行了,不必每晚开会,也不必事事品评。采用这种办法,既可以少开会,又可以减少纠纷,各地可以参考仿行。
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组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帮助单干农民进行生产。今年春季互助合作有了一个大的发展以后,单干农民可能还有几千万户。从整个互助合作运动来说,这几千万农户当然是我们要继续争取的发展对象;从当前完成农业生产计划的任务来说,如果忽视了这几千万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也是不能容许的。在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中就说:“党充分地了解了农民这种小私有者的特点,并指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党中央认为必须重复地唤起各级党委和一切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和非党积极分子的注意,要充分地满腔热情地没有隔阂地去照顾、帮助和耐心地教育单干农民”。在最近发布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又一次指出这一点,要大家继续切实注意。对于单干农民,必须注意根据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的两重性,进行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照顾和帮助,一方面是耐心地教育。我们的最后目的是吸引全体农民参加农业合作化的社会主义事业;可是,我们的方法只能是帮助和教育。应当认识到:农民是能够走到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来的;不能认为单干就等于自发的资本主义势力,单干更不等于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只不过,单干下去,如果不是变成更穷困的人,就必然会向剥削者学样子,做一些剥削别人的事,那就是有了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再发展下去,到大部分生活来源是靠剥削的时候,那就是完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了。说单干就是走资本主义的路,那是不对的。单干是可能走资本主义的路的,但在目前的条件下,走社会主义的路的可能性更大。把这后一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就取决于工人阶级(包括党和政府的干部)对农民的帮助和教育。因此,帮助和教育单干农民的工作,也正是整个互助合作运动的不可分的一部分,是为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如果忽视、歧视或打击单干农民,同样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损害。
着重地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地发展互助组,并且使一切的互助合作组织成为团结周围单干农民的核心,是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不可分割的几个方面。只是为了领导的便利,才不能不有所分工;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工作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一切农村工作的干部,都必须全面地照顾各方面的工作,引导广大农民组织起来,逐步地由低级的组织形式发展到高级的组织形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