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法伊公司签约引发欧美争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06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法伊公司签约
引发欧美争执
本报驻法国记者果永毅
几天来,由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与伊朗签署一项天然气合同而引发的欧美外交风波十分引人注目,因为它们的争论焦点关乎“达马托法”以及“赫尔姆斯—伯顿法”的命运。
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9月28日宣布,它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一项价值20亿美元的天然气合同。这一消息就像一声惊雷,立即引起欧美各国的极大关注。法国的态度自不必言,从上到下,从左翼到右翼,一致为道达尔撑腰。总统希拉克明确表示,美国若依据“达马托法”制裁道达尔公司“不符合国际法准则”。总理若斯潘的语调更加坚决:“美国的法律只能在美国实施,与法国无关。”他还强调,在这一问题上,整个欧洲都是团结一致的,因为谁也不能接受美国在世界各地实施它的国内法。
欧洲联盟委员会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也是十分明确的,它公开声明,制裁道达尔公司是“非法的,不能接受的”。
与道达尔公司一道跟伊朗签署天然气合同的还有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及马来西亚国营石油公司。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也明确表态:“俄罗斯、法国和伊朗都是爱好自由的独立国家,不容外国干涉我们该不该签订哪些合同。”
面对道达尔公司的“越轨”行为和欧洲盟国的明确警告,美国一开始曾表示“将进行调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她对法国政府的态度“感到费解”。然而,被夹在国会山与盟国舆论中间的美国政府显得十分尴尬。欧洲舆论预测,美国在权衡利弊之后,有可能“狭路让车”。几天来,围绕美国的“达马托法”,美欧之间展开了磋商。据《华盛顿邮报》透露,美国政府将不对道达尔等公司实施制裁。
此间舆论认为,在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局势下,美国如果想继续号令西欧盟国制裁某国,将越来越不灵验。因为美欧之间曾经有过的共同的政治利益已让位于不同的经济利益。这就是美国制订的“达马托法”及“赫尔姆斯—伯顿法”一出台便遭到盟国一致反对的原因。如果美国一意孤行地对道达尔实施制裁,它就不得不考虑经济战的“双刃剑”后果。两年前,美国惩治自己的一家向伊朗投资的公司时,道达尔公司立即填补了美国公司留下的空白。可以想见,美国如果固执地维持“达马托法”,到头来只能损害自己的经济利益。
此外,欧盟与美国在如何对待伊朗等国的问题上,也存在着分歧。欧盟认为,不能对伊朗采取制裁的办法,相反应该采取对话与交往的办法。鼓励欧洲企业与伊朗的商业合作正是体现了这一选择。欧盟15国还准备向伊朗重新派驻大使,以进一步缓和与伊朗的外交关系。
欧盟与美国就“达马托法”和“赫—伯法”的谈判将于10月14日至15日两天在布鲁塞尔举行。此前一周,欧盟15国外长将在卢森堡举行会议,专门就这一问题研讨对美谈判的共同战略,以期促使美国政府对这两项法律进行修改。
(本报巴黎10月4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