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走出尼罗河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5
第6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走出尼罗河谷
本报记者安国章张静宇
早就听说埃及人民为摆脱狭窄的尼罗河谷的束缚,正在实施名为“进入21世纪通道”的宏大工程。日前记者应邀到埃及访问,有幸到距开罗约800公里的图什卡引水工程现场进行了采访。
飞机从开罗老机场起飞后,逆尼罗河往南飞行约两个小时,抵达埃及著名古城阿布辛布勒上空。透过机窗俯视,只见茫茫大漠之中一条暗白色的玉带笔直地伸向远方,不远处有一片开阔的水面在阳光下闪现着波粼。同行的埃及朋友向我们解释,水面是由阿斯旺水坝拦截尼罗河水形成的纳赛尔湖,那条玉带就是正在兴建的图什卡工程的一部分,即已经建成的新运河首段干渠——扎耶德渠(见压题照片。本报记者安国章摄)。
在图什卡工程总部一间20多平方米的会客室里,工程负责人指着挂在墙上的示意图介绍说,图什卡工程是1997年1月开始施工的一项庞大的开发埃及西南部的综合项目,是一个包括沙漠改造、国土整治和大规模移民在内的跨世纪工程。该工程是埃及国家资源和能源综合开发蓝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从阿斯旺水坝上游引尼罗河水进入干旱少雨的埃及西南部地区,变荒漠为良田,在过去人烟稀少的贫瘠国土上开发出连片的新兴工、农业生产基地和居民生活区。
根据规划,工程第一步是开挖新河谷运河,运河首段被称为扎耶德干渠,全长30公里。记者乘车沿干渠参观,只见渠道表面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20厘米,并配以防渗水层。干渠底部宽30米,上部为58米,深6米。在渠口处,一座耗资4.4亿美元的特大提水站正在紧张地施工。据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同类提水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建成后,每日能将巨大的水量从海拔147米的纳赛尔湖水提升到201米高程,经干渠送向远方。第二阶段是运河再向西延伸310公里至“巴黎绿洲”,然后到达新河谷的“哈里杰绿洲”和“达赫莱绿洲”,最终向北到达“拜哈里耶绿洲”,计划全长850公里。
随着工程的进展,目前,众多埃及公司和10余家世界级大公司已先后在该地区落户并投巨资进行阶段性开发。
工程全部完工后,埃及西南部占全国面积37.7%的广大沙漠地区将会发生巨变,当地原有的几大绿洲将连成一体,形成新的河谷地带和新的三角洲,极大地改变上述地区的生态环境,埃及也将因此新增加2400万亩农田。与之配套开发的工业、农业和旅游等多个附属项目将为这里带来繁荣与富足,用不了多久,18座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城市也将在这一带拔地而起。
面对美好的前景,埃及朋友说,图什卡工程将从根本上改变埃及的地理面貌,埃及人民正在走出世代赖以生存的狭窄的尼罗河谷,在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中,创造出能够同古埃及文明相媲美的现代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
“走出尼罗河谷”,是埃及人民多年的宿愿。如今,埃及人民在穆巴拉克总统领导下,正在一步步把理想变成现实。特别是面对世界范围内经济领域的激烈竞争和埃及本国巨大的人口压力,埃及政府加速了建设的步伐。“走出尼罗河谷”无疑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抉择。
陪同贾马勒先生还告诉记者,图什卡工程只是埃及人民决心走出尼罗河流域狭长地带和三角洲的一步。在埃及的亚洲部分,耗资15亿美元用于开发西奈半岛的另一个同类工程早已开始,全长242公里的“和平渠”已将尼罗河水经苏伊士运河底下的暗渠输送到干涸的北西奈地区。工程全部完工后,西奈半岛大片沙漠会变成绿色的田园,为埃及再增加390万亩耕地;根据规划,到2017年,该地区将出现拥有总计300万人口的37个新住宅区,当年因战争而闻名于世的西奈半岛将迎来一个和平发展的黄金时期。
离开图什卡工地飞返开罗的途中,信手翻开一本介绍埃及情况的小册子。突然,一幅用不同颜色标明的“埃及未来建设和经济面貌图”展现在眼前,图中一南一北两大跨世纪工程清晰可见,新城市、铁路、机场、运河,以及工农业开发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区等密布埃及的东西南北。埃及朋友骄傲地说,在穆巴拉克总统领导下,埃及人民正在创造“同尼罗河谷文明等量齐观的第二个文明”。(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