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面世三月看欧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5
第7版(国际)
专栏:经济札记

面世三月看欧元
顾玉清
自1月4日欧元在欧洲11国外汇市场上登台亮相以来,最初表现极为强劲,在当日交易中曾达到1欧元兑换1.19美元,大大高于原先确定的1美元兑换1.16675欧元的水平。同时,欧元在亚洲和澳洲等外汇市场上也显得比较抢手。但是,欧元启动3个月中,它与美元的比价3月30日下跌至1∶1.069,创下新低。
欧元面世后不振的现象除了与巴尔干地区危机有牵连外,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期待新货币“强势效应”的美丽光环,还未完全显现就开始褪色了。
欧元的顺利入市,并不意味着它已经真正走近了消费者。许多商店虽将本国货币和欧元同时标价,但市面上并无纸币和硬币流通。目前,欧元仅作为11国的记账单位,居民只能采用欧元信用卡和支票进行支付。尤其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欧元问世后公众反应冷淡。据统计,1月份的头三周,商店里用欧元信用卡和支票付款的人少得可怜,“家乐福”在欧洲的连锁超市接受欧元信用卡或支票付账的仅占顾客总数的0.1%。在巴黎一家大型百货商场,据说一个月内只有两名顾客用欧元信用卡购物。
法国一家小餐馆的老板帕基耶太太对欧元的评价是,“从长远看,欧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客人,并使买卖更加方便,但从眼前来看不觉得有任何好处,只是让我们觉得头疼”。由此可见,欧元要想在公众中创造一种新的环境,并赢得人们的信心还有待时日。
按照欧元的运行规则,欧元纸币要到2002年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在这个过渡期内,由于法国法郎、德国马克或意大利里拉等和欧元同时使用,不排除投机分子利用固定汇率在各货币间进行倒卖炒作,造成金融市场混乱,欧元区并非是免受投机攻击的“安全岛”,而是同样面临风险。时下,外国银行有限地吸纳欧元只是实现外汇储备多样化的一种选择,自然慎之又慎,这使得欧元的脆弱地位在短时间内难有大的改变。
欧元汇率近期下跌的主要原因,似乎应归咎于欧洲与美国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悬殊差距。在美国经济连续100个月“出乎意料强劲”的情况下,欧洲经济增速则出现减慢。
当前,欧洲国家失业人数增多,财政赤字增加,货币市场不稳。据有关方面预测,因继续受到拉美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欧元区国家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从1998年的2.8%下降至1.6%,且欧洲11国在经济政策的协调方面还远不能达到一致。
此外,法国总理若斯潘、德国原财长拉方丹等均表示,不希望欧元币值过高,防止影响出口,加重失业压力,恐怕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对欧元最近呈现的弱势,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伊森贝赫认为,这不应该被看作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欧元目前的汇率并不预示一种长期的扭曲或这种货币的结构性疲软。”他指出,“没有任何迹象使人相信资本市场对欧洲货币体系的信誉产生怀疑。”德国央行甚至预测,半年后,欧元将升至1∶1.2美元。一年以后,欧元与美元的比价有可能将上升到1∶1.22。
事实上,不管欧元对美元的汇率走低也好,升高也罢,绝不会改变它已得到认可的国际地位。这主要在于,欧洲国家在经济规模上与美国旗鼓相当,欧元作为其单一货币,具有挑战美元以及其他国际货币的潜在实力。欧盟现有人口2.9亿,美国为2.68亿;欧元区11国国民生产总值为6.9万亿美元,如果再加上待加入的4个成员国,其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8万亿美元,而美国则为7.3万亿美元。政治、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欧元在地平线上的出现,不仅“使日元成为一种国际货币的战斗无望取胜”,而且预示着目前由美元主导的“一极”国际金融体系将会被打破。
欧元对于欧洲人来说,它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经济的范畴,欧盟各国如何在“欧元伞”下实现政治统一,这是一些政治家们的最终理想。所以,今后保证欧元的成功运行,将是欧洲国家着力支持和特别关注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