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梁思成古建筑图片走出尘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06
第11版(文化)
专栏:

梁思成古建筑图片走出尘封
臧恩钰
由和宏明长期搜集整理、林洙潜心编制的《中国古建筑图典》,近日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这套汇集30年代梁思成等人拍摄测绘的1800多张照片的图集,用汉英日文说明,首次向世人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古建筑的历史风貌。
主要以木架结构为特点的我国古代建筑,与西方石结构建筑并存、对峙,是世界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管这些以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当年如何坚固、精美,总是无法抗拒历史风雨的侵蚀。这就有一个抢救古建筑资料的紧迫问题。为此,朱启钤先生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功不可没。梁思成、刘敦桢二先生率领学社成员,从1930年到1940年期间,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足迹遍及16省、200余县的2000余建筑文物、城乡民居和历史城市,拍摄测绘了大量建筑资料,鉴别和绘制了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些重要文物,是我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抢救古建筑文献资料的壮举。
这些拍摄于抗战之前的古建筑图片记录下来的古建筑,有相当一部分或毁于水火战乱,或年久坍塌而不复存在,即使尚存的部分面貌也有所变异。因而,这批古建筑照片便弥足珍贵!
遗憾的是因为解放前社会动荡,而后又因出版经费等原因,这批古建筑资料尘封了半个世纪。今天这批稀世图片得以大放光彩,实在可喜可贺!
这些照片虽然摄于半个多世纪前,但仍清晰透彻,层次分明,很有质感,许多古建筑历历如在眼前。读者可借此多侧面地领略我国古建筑的风貌,体味古建筑的风韵。古代文化研究专家,特别是古建筑研究的专家学者,可根据这些具体可感的照相记录和测绘资料,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从事建筑事业的设计师们,可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设计出兼具现代特点和民族风格的适用、坚固而美观的建筑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