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阅读
  • 0回复

培育新型农民的好形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6-3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短评

  培育新型农民的好形式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湖南省邵阳市创建的科教兴农辐射网,是人民群众在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新生事物,是科教兴农的一种好形式。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农业第一线科技人才的培养,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主要靠正在蓬勃兴起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邵阳把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看做是“制造”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的“工厂”,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就抓住了科教兴农的“牛鼻子”。
  我国已有一支规模巨大的专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为农村科技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仅仅依靠现有的推广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我国每年有几千项农业科研成果问世,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只有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这说明科研成果普及推广的渠道还不通畅。职业技术学校是农村科技人才和知识相对密集的地方,职校师生较高的文化科技素质便于消化吸收新的科研成果,人数众多的职校学生既是技术推广的对象又是宏大的技术推广队伍。再加上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机构与职业技术学校挂钩,源源不断提供新的科研成果,就会形成一个结构严密、效率较高的科教兴农辐射网。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广大农村没能考上大学的青年找到了出路。我国每年回到农村的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约有一千一百万。他们虽然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但没有立业谋生的一技之长。职校学生学到一两门技术,回家后率先依靠科技致富。还有大批农村基层干部从职校毕业生中产生,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的文化科技素质。邵阳经验表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青年成才的道路更为广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