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公仆本色——记四川省射洪县民政局长蔡绍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1-03
第1版(要闻)
专栏:

  公仆本色
  ——记四川省射洪县民政局长蔡绍福
  本报记者 罗茂城
  在四川省射洪县,提起民政局长蔡绍福,许多干部群众无不点头佩服,跷起大拇指称颂:“他是个难得的清官,咱百姓的贴心人。”
  蔡绍福一九八七年由部队团参谋长转业就任县民政局副局长。十三年来,以其出色的工作,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先后被各级机关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获得了“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光荣称号。
  “蔡局长的一个决定,救了我们一百多人的性命”
  鲜家崖村的老百姓说:“蔡局长的一个决定,救了我们一百多人的性命。”可蔡绍福说:“功劳要记在党和政府的账上。”
  事情是这样的:有次蔡绍福到鲜家崖村八社了解灾情。一村民向他反映:“我家后山上的岩石掉了下来,把我家的猪圈棚砸了个洞。”旁边的人笑了:“猪圈砸了个洞,这叫啥灾,还用给政府汇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蔡绍福警觉地到村子后山察看,发现山上有些石头松动,半山腰隐约有条一百多米长的裂缝。山脚下住着二十八户一百四十多人,如遇特大暴雨,半座山从裂缝处塌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必须争取时间把八社群众搬迁到安全的地方!”蔡绍福觉得事不宜迟。
  回到局里,他把自己的想法一讲,有的同志说:“民政工作救灾不救险,这工作不归我们管,何必操这个心。”有的说:“搬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沾上,麻烦可多了。”蔡绍福却说:“只要有利于老百姓的事,都是我们的事。今天的险情,有可能变成明天的灾情。如果我们发现险情不排除,那就是对群众不负责任。”
  在县领导的支持下,蔡绍福立即找水电、农业、林业、国土等部门的同志一起到打谷滩勘察,大家一致认为:这里有可能发生重大垮塌灾害,八社的群众应立即搬迁。
  移民新村很快建好了。民政局和当地政府动员八社群众搬迁,可有几位老人死活不搬。有的说:“我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出不了事。”有的说:“我们这个院子风水好,出了好几个大官,一搬就伤了风水了。”蔡绍福带领机关的同志,一连几天蹲在八社挨家挨户地做工作。一九九七年春节,八社的村民终于全部搬了出来。
  果不出所料。第二年八月,由于连降暴雨,打谷滩数万立方米的山崖塌了下来,把原来二十八户人家的住房旧址全部埋在了乱石堆里。原来不愿搬迁的许韩氏老人在百岁大寿的贺席上激动地说:“我能活到一百岁,先得感谢蔡局长,要不是他,我已经被埋在山里了。”
  “我们要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百姓解愁”
  蔡绍福常说:“民政工作大量是扶弱助残、扶危济困的琐事、难事。但它连着千家万户,小事不小。我们要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百姓解愁。”
  射洪县有1000多名从四川阿坝州林业局回乡的退休工人,要求成立“川林离退休职工协会”,以便加强自我教育和管理。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按照有关规定,成立协会,需有主管部门。因这批人曾经上访闹过事,怕今后不好管,谁也不愿作他们的挂靠单位。蔡绍福想,如果不把这些离退休职工组织起来,倒容易出问题。若成立了协会,经常组织他们学习政策、法律,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他说服有关领导,同意让民政局老龄委作他们的主管部门。
  协会成立后,广大离退休职工经常组织学习,思想觉悟不断提高。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他们踊跃捐款,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和李登辉搞“两国论”、李洪志鼓吹“法轮功”,他们愤怒声讨和批判。协会成了当地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蔡绍福说:“群众情绪是衡量我们工作好坏的晴雨表。我们要善于从群众的不满情绪中找到我们工作的差距和不足。”有一段时间,富同乡干群关系比较紧张,数百名村民包围了乡政府,还打伤了人。蔡绍福主动到这个乡蹲点,决心解决干群之间存在的严重对立情绪。
  他先作了几天认真的调查研究,再召开乡党委会,请各位委员发言。没想到有的干部一开口就埋怨群众不尊重领导,没有法纪观念等等。蔡绍福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大声说:“解决干群关系,关键要看干部有没有群众观念,怎么能怪群众没有领导观念呢?”他又问大家:“同是一个县,为什么别的乡镇群众服从领导,遵纪守法,不围攻乡政府?”大家哑口无言。蔡绍福接着说:“这里有一个立场问题,如果我们总认为自己对,都是群众错,这样干群关系怎么搞得好。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是由于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造成的。”
  他分析了群众到乡政府闹事的原因。由于供销社丢失了一台喷雾器,乡治安室的同志无凭无据就认定是村民范某偷的,并硬逼他招了供,赔了200元钱。乡治安员还打了那位村民,有的乡领导见了也不管,结果招来几个村群众的不满,数百人一起上访。乡领导不但不赔礼道歉,反而对群众一顿训斥,激怒了群众。
  蔡绍福说:“同志们想一想,如果我们不冤枉那位村民,不动手打人,乡领导见了主动制止,群众能来集体上访吗?如果我们不训斥前来上访的群众,向他们赔礼道歉,他们能对我们大打出手吗?我建议大家还是从自身入手,好好检查一下自己的问题,这样,干群关系才会得到改善。”
  蔡绍福摆事实,讲道理,使乡党委“一班人”深受启发。他们开始反过来查找工作上的缺点和错误,制定了改进的措施。随后,蔡绍福又和乡干部分头到各村向群众作自我批评,还专程到那位受委屈的村民家认错,退回了罚款。群众是通情达理的。看到干部真诚赔礼道歉,群众也反省了自己的过激言行。从此,干群关系融洽如初。
  “我们当干部的一定要管得住自己,抗得住诱惑”
  蔡绍福在局里的一次民主生活会上说:“领导的威信,不仅仅靠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否廉洁和公正。我们当干部的一定要管得住自己,抗得住诱惑,真正做到清正廉洁。”
  蔡绍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办事公道,为政清廉,全局没有一个不服气的。分房,他把好楼层让给别人。因私用车,他每次都主动付费。为推动殡葬改革,他带头将母亲的遗体火化。
  几年前,县农业银行向民政局要一名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的退伍军人到他们行里工作。一时间蔡绍福家说客盈门,有送礼的,有打电话的,有托蔡绍福的亲戚捎信的,但他都一概拒绝。他对退伍安置办公室的同志说:“要按退伍战士的政治面貌、文化程度和服役时间、立功受奖等诸方面条件打分,谁的分高就推荐谁,条件不够的,就是天王老子说情也不行。”
  偏在这时,蔡绍福二叔当兵的儿子退伍回来了。二叔听说农行要人,便找到蔡绍福说:“绍福啊,别人的事咱可以不管,但你弟弟的事你不能不管,你可不能把这个名额让给别人啊!”蔡绍福说:“二叔,这个忙我无法帮!”他二叔把眼一瞪:“咋的,二叔我哪点亏待你了?你小的时候,你们家兄妹多,日子紧巴,我送吃的、穿的,帮了不少忙,这些你都忘了?”蔡绍福说:“我没有忘。可退伍安置是公事,又是民政工作的‘热点’,许多双眼睛都盯着呢。我如果徇私情,办事不公,怎么在人前讲话,怎么去要求别人,怎么开展工作?”二叔见说不过他,一跺脚,撅着嘴走了。
  蔡绍福和安置办的同志一道,查阅了当年退伍军人的400多份档案,一项一项打分,终于挑选出了空军某部退伍的志愿兵杨方富。
  一个月后,当杨方富接到要他到县农行报到的通知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他说:“我家住偏僻农村,又没有任何关系,没给民政局领导递过一支烟,敬过一杯酒,我能到农行工作,全靠民政局的风气好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