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遥看齐州九点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03
第7版(人物纪实)
专栏:大地之子征文

  “遥看齐州九点烟”
  吉人
  齐长城,是春秋后期齐国为防晋防楚防鲁的入侵而修建的,距今约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条长城,也是我国一个最古老的地表文物。据考,从建筑齐长城至今,无人作过全面考察,古籍资料的记载,也残缺不全,且相互各异。为了弄清齐长城的真实面貌和文化内涵,山东省泰安市的五位花甲老人,经过一年多的徒步踏察,完成了考察齐长城这项壮举。
  这五位老同志是路宗元、孙立华、张广坪、和进海、李继生,路宗元为队长。
  1996年10月19日,五人带上自购的摄像和照相设备,开始齐长城的考察。他们用一百米的尼龙绳和五十米的钢丝测绳,以原始手工的方法,一段一段地丈量。最多时,一天要测量三十二华里,攀登三十多个山头。
  五位老同志都患有不同的疾病。队长路宗元患食道癌,体力较弱,他除负责组织指挥外,事事和大家干在一起。他考察中经常摔跤,但不管生活多么苦,工作多么累,每到一地都要把一天的考察结果,整理记录下来,总共有九万多字。孙立华患有糖尿病。一次上山未带干粮,天又下起了雨,他忽然出现了低血糖的症状,头晕、出虚汗、四肢无力。大家就急忙挖野菜给他吃。又一次,他的一只眼被松针刺伤,便用餐巾纸当眼罩,捂在伤眼上,继续考察。患高血压的和进海一人背着摄像和照相两套器材,考察中牙龈肿得吃不下饭,他依然坚持拍摄。张广坪患有腰痛病,每天咬牙忍痛,坚持爬山。李继生胃病犯了,每天吐酸水,可他总是冲在前面,挥舞镰刀,劈荆斩棘,为大家开路。
  考察途中充满了艰险。攀越泰安与历城之间海拔八百多米高的牙山,他们手脚并用,花了近一个小时,才爬过了四百米宽的刀刃般的山,有的脸被葛刺划破,有的腿被锐石碰伤。他们包扎伤口,继续前进。什么黑风口,一线天,摩天岭,霹雳尖,悬崖峭壁,危岩险口,一个一个都被他们冲过来了。1997年10月20日,攀登最后一座海拔七百多米高的小珠山,他们勇敢地通过了毒蛇出没的山顶,首次看清了齐长城的入海处,兴奋得像小孩一样跳了起来。
  五位老同志的行动得到了山东省、泰安市和沿途县市区村的热情支持。沿途县市区派出六十多人和他们一起考察本境的长城,有的出车,有的送水送饭,山东鑫鑫集团公司捐助了一辆面包车。
  从1996年10月19日至1997年10月21日,历经一年零两天,迂回行程两万多里,翻越两千多座山峰,五位老人考察齐长城,取得了多方面的硕果:
  ———测出了齐长城的准确长度。史书记载都是约数和概数:“千有余里”“几两千里”等。此次获得的准确长度是一千二百八十七点八里(其中有遗址者占百分之六十四点三),蜿蜒起伏在一千五百一十八座山峰上。
  ———查证了齐长城的起点和入海处。史书记载说法不一。经查证起点在今长清县孝里镇广里村东北五百米处的“岭子头”,东经116度34.5分,北纬36度21.6分。入海处是沿小珠山北峰,过鹁鸽山、大顶山,经徐山东去,在东于家河村东北海边入海,东经120度11分,北纬35度59.5分。此处现为青岛市黄岛开发区保税区东侧。
  ———发现了齐长城的三条复线。这在史书上未见记载。这三条复线是:1.大石关复线。西起马山南端之莲花山,沿长清县与肥城市边界东行至三岔沟与主线相接,长九千九百米;2.青石关复线。位于莱芜与博山交界一带。西自望鲁山北729高地,经梯子山、青石关,东至炮台顶,全长六千七百米。青石关原为南北交通要道,军事要塞;3.大关复线。跨越临朐、安丘、沂水、莒县四县市,全长六万三千八百九十米。此外,还在沂水境内发现了一段未见于史书的长城。它自邵家峪山东至三楞山,长六十九里。
  ———查清了齐长城的构筑形式及结构特点。齐长城的构筑也是利用地形地物,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平原和矮丘,以板夯筑成宽十二三米,高七八米的土墙。山区以石垒砌,有的沿山脊砌成宽五至七米的双面城墙,更多的选在山脊阳侧陡坡上,开挖少量土方,垒成宽一至二米单面石墙,形成阳高阴低,居高临下的态势。有些地方未筑长城,而是“用险制塞”,巧用地形。如从泰山西北的钉头崖,其以东的老鸹尖至牛山口一带的“泰山北岗”长达三十里的地段,利用海拔八九百米的险峰代替长城,没有建筑城墙。
  ———弄清了齐长城的保存现状及被破坏的原因;搜集到大量与齐长城有关的民间传说和风土民情;调查了齐长城沿线的大量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宣传了《文物保护法》,提出了保护和开发齐长城的建议。
  最可宝贵的是采集、拍摄、录制、整理了大量的第一手考察资料。共拍摄图片八千多幅,录制影像八百分钟,绘制出有史以来第一张准确的《齐长城遗址图》和《齐长城位置走向图》,整理出各县境《齐长城调查表》,撰写编纂了一部五十五万字五百幅图片巨著《齐长城》,还有路宗元同志的《考察日记》。
  文物专家罗哲文写诗赞颂说:“老骥同伏枥,步行千余里,考察齐长城,甘辛难以计,归来得硕果,可贺又可喜。”“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考察结果,还使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三大旅游格局,又平添了引人入胜的“一长城”资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