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民安重于山——厦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03
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民安重于山
——厦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纪实
本报记者孙海涛
  1998年,北京零点市场调查公司在全国11个特大和大城市进行居民安全感调查,福建厦门市民对安全感的满意程度达到85.2%,居于首位。1999年和2000年,福建省城市调查队在全省进行3次城市居民安全感调查,厦门居民的满意率从96%上升到98.3%,3次位于全省第一。厦门有市民130多万,而外来暂住人口超过了常住人口,每年流动人口超过千万,这给厦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带来很大难度。厦门市是怎样营造出这样一个令居民满意的治安环境的呢?
  政府细化职责抓具体,重落实。从1999年起,厦门市所有的中小学校多了一个综合治理副校长。这个副校长从全市政法机关抽调优秀干部兼任,他要负责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教育成效要成为这名干部每年述职报告的主要内容。这个制度使全市14万中小学生自去年以来没有一人涉及毒品,未成年人犯罪率低于全国平均数3.58个百分点。这仅仅是厦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侧面。
  厦门市有一个由34个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各种社会问题随时汇集到这个中心,上通达市委常委,下分解细化到有关部门,限期解决,形成了厦门市特有的一套社会问题快速反应、及时解决的工作机制。在厦门,涉及群众范围较广的征地拆迁补偿、地界权界纠纷、职工下岗安置、拖欠职工工资、拖欠工程款、房地产纠纷、民间标会、农村基金会等热点、难点问题,均得到及时解决。去年以来,厦门市未发生一起百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仅有的2件越级上访事件也已妥善处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在综合,也难在综合。对此,市综治办主任郭先锋深有感触:“如果抓不实,抓不细,到头来一‘综合’,结果谁也没有具体责任。”厦门市从市党政一把手到区、街(镇)、居(村)的主要领导层层签订了责任状,责任内容细化,考核标准量化,检查措施硬化,制定了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实施办法,将中央综治委规定的7个方面否决内容细化成24项具体标准,便于操作,使容易流于形式的一票否决落到了实处。
  两年来,全市有53个单位、9名个人遭到一票否决,而综治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得到表彰和晋升。
  群防群治网络纵到底,横到边。通过几年建设,厦门市已形成了一个纵到底、横到边的综合治理网络。在各级综治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全市622个居委会(村民组)普遍开展创建文明安全小区活动。全市各基层单位建起了5000多个各类调解和帮教组织,有4万多人常年义务从事这项营造社区安宁与和睦的工作。同安区对143名监外执行对象和594名“两劳”释放人员进行帮教后,重新犯罪率仅0.51%。记者在禾山镇蔡塘村看到,村里的“民间110”每半天都得有记录,大到治安情况,小到邻里琐事,接警后3分钟就能赶到现场。像这样的民间治安队伍全市有1600多支、1.7万人。
  禾山镇有2800多家中外企业,外来打工者20多万,是本镇人口的4倍。维护企业良好环境成了镇里主动承担的责任。一次,运货到戴尔计算机(中国)公司的一辆卡车出厂后,被当地一伙人砸坏车窗,原因是怪他抢了当地人的生意。戴尔公司息事宁人,要给司机补偿了事。镇里治安队得知后,坚决按条例处理了肇事者。“胳膊肘往外拐”使当地再没有出现此类事件。台资企业群鑫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天赏说:“今年我们要扩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的治安状况令人满意。台湾无法与此相比。”
  群防群治工作极大地激励了正气,群众见义勇为蔚然成风。在吕岭居委会采访,居民们说起大伙两次抓获犯罪嫌疑人仍兴奋不已。去年,龙海市来厦务工青年郑志强勇擒歹徒不幸牺牲,全市人民自发捐款30多万元抚恤英雄家庭。今年5月四川籍务工青年颜斌又主动擒凶受伤,成为又一个被市民广为称赞的英雄。市政府已吸纳他为厦门市民和治安队员。厦门市已先后为14名见义勇为者解决了就业、城市户口、保险赔偿和医疗费用等问题,每年都有数十个见义勇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厦门市政府今年明确提出,要盯住还有2%的不满意率,再加一把劲,要让市民十分满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