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七座金杯一个集体——李富荣点评中国乒乓球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08
第8版(体育)
专栏:

  七座金杯一个集体
  ——李富荣点评中国乒乓球队
  本报记者刘小明
  5月7日晚,中国乒乓球队怀抱7座金杯,自大阪载誉归来,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李志坚等到机场迎接。
  大阪世乒赛落幕后,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团长李富荣应记者要求,谈了他对本届世乒赛中国队表现的评价,以及当今世界乒坛发展趋势和中国队今后努力方向。
  李富荣说,经过全队上下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奋斗,中国乒乓球队第三次包揽世乒赛七项冠军。这次全部夺冠的意义不寻常,因为今后世乒赛团体和单项将分开举行,再也不可能出现一个队全夺七座奖杯的情况,可以说,中国队为自己在世乒赛前75年历史史册上画上圆满的句号。这次的成绩也表明,中国队在大球时代仍然能够走在世界乒坛的前列。21世纪,中国乒乓球队开了一个好头。
  谈到许多国内国外乒乓球人士关心的中国队成功秘诀时,李富荣说,我们有自己体制上一些独特的优势,包括党和政府、全国人民对乒乓球事业的关心、重视和支持。这不仅是其他国家乒乓球界所没有的,也是他们难以想象的。我们首先靠的是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运动员一人上场拼搏,背后有数不清的人,包括领导、教练、医务后勤人员等等的强大后盾在支持他。比如本届世乒赛,我们的选手每打一场比赛,赛前全队为他准备好了详细的录像资料和作战计划,教练还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王励勤打蒋澎龙之前,他心里有点犯嘀咕,担心自己的实力。教练组用充分的技术资料和战例帮助他分析,鼓励他增强信心,打出特长,王励勤越战越勇,最后登上冠军宝座。孔令辉能够从团体赛发挥不理想到单打后期打出了水平和风格,也与大家的共同努力分不开。平时狠抓作风和意志、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中国乒乓球队的一贯传统。李富荣举例说,中韩男子团体比赛是一场经典的世纪之战,我们的运动员发扬了顽强拼搏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奇迹。据统计,在中国选手与外国选手打到20平后,中国选手的胜率达到60%,这是拼意志的胜利。
  李富荣强调指出,中国乒乓球队在技术上并非无懈可击,这次比赛暴露了不少问题。像刘国梁这类直拍快攻打法遇到很大困难,今后向何处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在发球接发球方面,一些外国男队已走在我们前面。我们的女队虽然整体实力很强,但正手攻球的杀伤力还不够,接发球时主动上手意识也亟待提高。这次世乒赛,欧洲队伍表现不很理想,但整体上亚欧男选手的抗衡仍是势均力敌的格局。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仍然是力争积极主动,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要求运动员特长突出。在今后的训练工作中,中国乒乓球界将不断研究乒坛新形势新特点,努力创新,保持我们在这个项目上的领先优势。(本报大阪5月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