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对症下药治“顽疾”——看文登市如何破解城管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0-08
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对症下药治“顽疾”
  ——看文登市如何破解城管难题
  田序滋 王汝辉 荣凤伦
  近年来,山东省文登市从强化城市管理入手,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有针对性地诊治城管“顽症”,有效地破解了一个个城管“老大难”问题,受到了市民群众的欢迎。
  “小发明”拴住了铁箅子
  文登市城区街道上隔一段距离都会有一个下水道口,上面盖着一个铁箅子。过去,由于没有固定,它经常被偷走,给车辆、行人带来了安全隐患,群众很有意见。
  今年,文登市政工程处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攻关活动,最终找到了可行方案,即在铁箅子的一个边上焊上插销,和铁箅子联成一体,使铁箅子能像门窗一样开合,但不能拿走。
  “小发明”解决了大问题,文登市区的铁箅子再没丢过一个。
  新招术杜绝街道“开口子”
  因埋设、维修地下管线而产生的路面“开膛破肚”现象,给行人和车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近年来,文登市积极探索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的有效办法,他们一方面建立了路面刨掘审批制度,对街道刨掘实行严格控制,管线铺设维修部门事先要提出申请,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刨掘,统一恢复,减少刨掘次数和时间。另一方面,对新建、改造街道的地下管网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每条街道开工之前,统一协调组织,将能够入地的管线一次性全部埋入地下,避免“今天刨,明日填”,并为将来可能铺设的新管线,在地下专门预留出横跨街道的线路管道,变破路施工为地下施工。去年,该市在拓宽改造龙山路、米山路等主要街道时,就设计并预留了线路管道,其中龙山路地下浆砌了三条涵洞,米山路每个路口地下铺设了两条直径1米的水泥管道,从源头上省去了刨掘路面之苦。
  标本兼治除去“牛皮癣”
  栖身于灯杆、楼体等处的小广告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城市“牛皮癣”。文登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开出的药方是:标本兼治,务必去根。
  他们组织人员,并从外地调来了广告专业清洗车,逐条街道地对现有的非法广告进行了一次彻底清除。同时加大打击治理力度,根据所留的联系电话,找出广告张贴人,按规定进行处罚;对广告发布者不轻易露面且张贴、喷写多发生在深夜的,建立了全天候值勤制度,不给乱贴乱涂者以可乘之机,使城市“牛皮癣”无处容身。今年以来,他们已找出违章张贴人23人,抓获违章乱贴乱涂者17人。如今,“牛皮癣”在文登城区很难看到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