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民航运价改革听证会即将召开,人们期待运价体系的改革会带来票价的降低——机票还有多少降价空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4-02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民航运价改革听证会即将召开,人们期待运价体系的改革会带来票价的降低——
机票还有多少降价空间
本报记者 白天亮
  民航是否存在高额利润
  目前机票价格是不是偏高?许多人的回答是肯定的。人们通常用购买力来衡量价格,特别是与欧美等国相比,票价占收入的百分比的确高出不少。不过,这种按购买力衡量价格的方式在行业管理部门看来却行不通。
  民航总局有关人士认为,通常情况下,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是和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中国家商品的绝对价格一般要比发达国家低。但倘若商品的生产要素国际化程度高,产出却以国内市场为主时,其价格基本上会靠近国际价格。票价更多地取决于成本,主要包括航材、航油、人员、运营管理等几个方面。航材主要靠进口,费用占航空公司成本的七八成。
  在民航主管部门看来,上世纪80年代末期,民航主营业务利润率能达20%以上,机票价格确有较大降价空间。但经过10多年来几次改革,民航的垄断格局逐步打破,航空公司竞争激烈,成本构成趋于透明,整个行业的利润已很微薄。民航三大集团的重组,有可能形成规模效应而带来成本的降低,但是机票价格明显下降的可能性并不大。
  机票能打多少折
  运价改革的听证会还未召开,但改革的内容早已明确。按照新方案,航空运价将实行政府指导价。有关部门依据航空运输的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供求状况、社会承受能力,确定航空客运的基准价和浮动幅度。航空运输企业在规定的幅度内,建立多级票价体系,根据运输淡旺季、购票时限、人数、特定消费群体、航班时刻、机型等因素实行差别票价,报政府备案后对外公布执行。
  据分析,基准价与现行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新方案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航空公司打折变得透明公开。某条航线的票价最高是多少,最低是多少,消费者将得到更全面、充分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折扣充分公开后,人人都可以用最低的价格购买机票。不同的价格水平将附加不同的限制条件,低折扣的机票也许要提前买,不能改签;或只是早晚航班,是小飞机。
  运价改革后,航空公司为了争夺客源,会不会竞相把价格推向可能的最低点,并采取各种方式绕开政府规定的限制措施,使机票的最低折扣价成为市场上的实际执行价格?海南航空公司新闻发言人胡杰认为,运价改革后,实行明折明扣,航空公司再不会因为卖打折票而担心被罚,企业有了更大的经营自主权,这是一件好事。至于提供多大折扣,要视多方面情况而定。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不会轻易放弃赚钱的机会而盲目打折。打折对企业而言是一种市场策略,要在客运量和票价间求得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使收益最大化。例如某一航班,如果已卖出六成的全价票、九折票,这个航班已实现盈利,此时多卖一张票,即使是三折、四折的价格,利润也能多一分,企业就有可能让利。但在销售旺季,某个航班即使都卖全价票还供不应求,又怎会让利。
  海航的这种说法得到不少航空公司的认同。有人举例,这几年机票价格战打得很激烈,但某些航线如成都—西藏航线、云南省内航线,却很少听到打折的信息。航空公司是不会放着赚钱机会不去赚的,能提供低折扣的航线主要是一些有多家航空公司同时竞争的航线。无论运价体系怎么改,这个规律不会变。
  降价还要靠竞争
  主管部门认为利润已很微薄,企业也在想着多赚点钱,那么老百姓何时才能享受到便宜的票价呢?记者采访了价格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许光建教授。
  许光建表示,机票定价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只能是通过进一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而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进而降低票价。比如航材、航油的费用占到航空公司成本的绝大部分,而航材和航油的供给一直是垄断的。航材、航油价格偏高不仅消费者不满意,航空公司也怨言颇多。再比如航线方面,几年来能提供低折扣的航线都是有多家航空公司参与经营的航线,而那些只有一家公司经营的航线,票价始终是“铁板一块”。尽管民航整个行业的利润已很微薄,但并非没有降低成本的空间,企业依然可以通过加强管理等方式降低成本,而竞争正是最大的动力。
  不过,许光建认为,价格战并不是航空公司竞争的唯一手段。从目前各航空公司的经营状况来看,低到三折、四折的票价,肯定已接近于成本了。企业长期坚持这样的超低票价,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投入,如安全管理、服务等。从发达国家航空业的发展轨迹看,竞争必然会使企业重新定位,有的企业会着力于打造价格高、服务精的“精品航线”,有的企业则会走低价路线,但硬件和服务相对较差。消费者在选择航空公司时,也应综合考虑票价、服务、品牌等多种因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