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4-11
第2版()
专栏:

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
罗毅
浙江省余姚县横河乡是水稻高产量地区。去年每亩平均产量为738斤。这个乡去年冬天基本上实现了合作化,今年这里又设立了抽水机站,80%以上的土地可用抽水机灌溉。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计划争取全乡水稻每亩平均产量达到一千一百斤。
入春以来,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每天的出勤率一般在90%以上,春耕准备工作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到三月上旬止,全乡共捻河泥十一万九千多船,平均每亩可施河泥六船。绿肥生长情况比去年好,只要抓紧在绿肥地里施追肥,可以达到每亩水田施绿肥二千斤左右。
这个乡虽然有了这么一些成绩,但是在当前的生产中还是有许多问题,如果不迅速解决,仍有使增产计划落空的危险。三月上旬,省委检查组来到这里,帮助乡总支发现和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是一些什么问题呢?
一、种子不足。今年这个乡计划种植双季连作稻的面积占水稻面积的86%,双季间作稻占3%。加上实行密植,种子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了。全乡二十八个社的统计,共缺早稻种一万三千斤,晚稻种五万斤。群众手里有没有种子呢?有的。这个乡在往年都调出种子,去年又获丰收,粮食产量普遍超过“三定”定产标准。但是部分社员有依赖合作社和国家的思想,不愿拿出来;部分社员对密植思想抵触,不愿多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乡的工作人员就到人民闸合作社进行试点。他们用算账的办法对社员进行教育,说明密植的好处,说明实现增产计划对国家对社员的好处,以及增产主要依靠社员自己努力的道理,发动社员自筹种子。对个别户因交纳种子而口粮不足的,决定予以适当照顾。采取以上办法后,这个社缺种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党总支把这一经验在全乡推广,开展了社和社、社员和社员之间相互调剂种子的工作。同时,上级又分配下来一部分种子。这样,全乡缺种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二、劳动力不足。由于大规模推广连作稻和实行密植,需要的劳动力大大增加。一般计算:种连作稻和实行密植要比过去增加一倍左右的劳动力。各社都感到劳动力不足。乡的工作人员同乌山第一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和社员研究的结果,证明通过劳力排队、农活排队、制定劳动规划,只要从各方面挖掘劳动潜在力量,劳力不足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他们是怎样解决劳力不足问题的呢?(一)是认真发动妇女参加生产。为了发动妇女参加生产,首先要克服男社员轻视妇女的思想,用妇女在生产中已经显示的作用来教育男社员。其次,坚决执行男女同工同酬政策。再次,是解决妇女参加生产后的实际困难问题,准备举办农忙托儿组。最后,男社员要帮助女社员提高生产技术,在生产中对妇女多表扬,少批评。只要做到这几条,就可以保证90%以上的妇女都能参加生产。(二)他们预计到今年夏收夏种的时间总共只有二十多天,如果各种农活都挤在一起,劳力就会更加感到不足。因此,他们计划种20%的早火稻(是早稻的一种品种)。早火稻比一般早稻成熟期早六天至十天。这样,可以调剂出二千五百多个工。(三)提高插秧技术。他们计划请社里插秧能手介绍经验,教会更多的社员插秧,提高劳动效率,争取每亩连作稻连拔秧带种田由四个半工减少到四个工。这样共可节约一千多个工。(四)大量使用打稻机。全社现有打稻机二部,计划夏收夏种前添购二十八部。每部打稻机比人工打稻可节约三十七个工,共可节约七四二个工。(五)在夏收夏种期间,争取每个劳动力每天多做工一小时,总共可多做一千三百多个工。采用以上办法,原来预计在夏收夏种中缺少六千五百多个工,现在基本上可以解决了。
此外,在检查中还发现了部分早春作物生长不良,主要是工作人员和群众都有“重水稻、轻春花”的思想,对早春作物培育不够。目前正在加紧施肥锄草,做好培育工作,争取早春作物丰收。
通过这次检查,解决了具体问题,群众的增产信心更高了,一致认为今年的增产计划可以完全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