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东丰稔合作社 农村合作社的一面旗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6-09-22
第2版()
专栏:

  东丰稔合作社
农村合作社的一面旗帜
张鱼
一、东丰稔全村由贫变富
昔阳的模范合作社——东丰稔村合作社不仅成为该村一百三十四户,五百三十八人的经济生活中心,获得全村群众的拥戴,而且也取得附近村庄群众的信仰。成为昔阳农村合作事业的一面旗帜。在社长张振华同志与全体职员的努力下,该社现在拥有的资材计有:二十四万元现金,一百二十多石存粮,几十石麻籽,十六亩土地,一百多只羊,十八口猪,三头驴,一所二十架织布机,六十辆纺车的纺织工厂,一所木工厂和一所规模相当大的油坊;还有一个苗圃。而在民国三十二年春天该社初成立时,全部资金折合起来不过七石玉茭。东丰稔领导全面农副业生产的组织叫“劳力社”,内分农业、副业两部,副业部即合作社,张振华兼任副业部部长。
三十二年,东丰稔正处于敌我斗争剧烈的游击区,人民离村散居在山沟野地,购买日用必需品极为困难。合作社以八百多元股金与一千四百多元政府贷款成立起来,以供应群众必需品为方针,粉碎了敌伪以布匹、食盐为钓饵欺骗人民“维持”的奸计,使该村成为坚持边地斗争,始终未“维持”敌伪的一个堡垒。但成立不久,即遇到这年大旱灾,于是合作社立即又加上帮助全村群众生产渡荒的方针。是年冬并开办油坊一所。赚的麻饼廉价卖给群众充饥,又设法向敌占区购回粮食四十石廉价调剂使该村平安渡过灾荒。在麻饼价钱上就为群众省洋一万三千多元,这年还给社员分了七千多元红利。
三十三年响应政府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东丰稔群众回村居住,合作社业务方针转为以“农业为主,商业为辅”,张振华与合作社全体干部开垦了群众无力再开的一百一十六亩荒地,买骡子,雇长工经营农场。并为保证群众的大生产成功,以赊卖供给群众日用必需品。虽因投资农业周转不灵,和因赊买赊卖受秋季粮跌影响而亏本,但农业生产与冬季的运输和油坊生产上仍获巨利,仅农业生产上一升玉茭的股本即可分得六升红利。
去冬和今春的冬季生产是东丰稔合作社大发展的关键,也使全村群众由贫变富。合作社组织了全村的冬季大生产。但要组织所有劳力参加运输,却因当时粮贱布贵,许多贫户发愁换不了季出不了门。合作社即提出:“保证群众不籴一颗粮食人人穿棉衣”的口号,从邢台买回了八千多件古衣与四十多匹布赊给他们,又特制油桶赊油让群众运往冀西去赚钱。并允许他们卖油从买回脚货回来卖后再还油钱。这样全村劳力全部投入了这一不用本钱的运销买卖,一冬天使家家发了财,人人穿了新棉衣,还清了全村群众历年积欠的负担与贷款八万二千六百多元,全村买进了十六头牲口,积存了半年食盐,家家办回年货,使贫穷残破的东丰稔喜洋洋的过了个胜利新年。全村老弱妇女也因合作社的组织而从事生产赚钱,老汉由合作社垫款出外收麻籽,卖给合作社油坊每斤可挣一、二元。儿童为合作社磨面,妇女贷花纺织,并为她们成立了纺织工厂。
今年除继续冬季生产发展副业外,还极力帮助农业生产,加贷款给群众添购了十一头牲口,贷粮帮助了少数人家的青黄不接。合作社油坊又以一斤煤换一斤麻饼的低价,换出麻饼三千多斤,不仅为全村增加了肥料,还节省了一千五百多个运肥工。总之,合作社事业由小变大,东丰稔全村亦由贫变富,两家新来的外来户也由合作社贷款,帮助他们买了地,安家立业。
二、它从困难中奋斗出来
一个事业的发展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东丰稔合作社也经历过两度几乎垮了台的危机。
第一次就是三十三年搞农业生产,合作社没经验,不仅农业的利润周转慢,一下把全部资金的百分之九十二用于买骡子,雇长工,陷于周转不灵。当时连饭都吃不上,社长张振华只好引上长工回自己家吃饭。第二次是这年秋天收账和还外债,这年合作社为保证生产运动,照顾群众困难以赊卖供给必需品,货物却是赊买来的,秋天还外欠时粮价大跌。合作社向群众收账不得不照顾群众,以每斤米四十元折价,而合作社还外欠却只能按市价每斤二十五元折,而合作社的资金也是粮食,卖粮还账,几至破产。当时债主日日临门催讨,谴责为难,群众也反映:“不沾,连老本也赔了”。
但张振华同志并未灰心,他任劳任怨,艰苦支持,终于渡过了这两次难关。一、坚持农业与手工业结合的正确方针,秋后又全力经营油坊与运输。二、合作社干部发扬了艰苦的作风,亲自下油坊一天一槽的榨油,又亲自赶牲口往返运销。这样辛苦干了四、五个月,终于赚回了亏欠,还盈余了一万多元。又使合作社向前发展了。
三、群众路线与计算作风
东丰稔合作社的一切业务方针是从群众需要,为群众服务来的,同样,它的一切具体作法,每一细节,无一不是为群众的利益着想,走群众路线,这中间又贯穿了一个全心全意为群众的精确计算的作风。张振华同志懂得:“一切事情脱离群众就完蛋”,“群众的利益即合作社的利益”、下面我们再谈几个事实:(一)分红:三十二年第一次分红,当时有许多贫苦社员只报名认了股却还没有缴股。这样的社员分不分红呢?在社内引起争论,结果通过了张振华的主张:“分”,理由是:政府贷款是按股贷给,他们虽未缴股,却有人家的一股贷款,他们并非故意不缴而是因为穷,更应以分红来扶助他们入股。这个问题经过全村在民校的辩论,决定了按每股应分红利的一半分给他们。(二)营业原则是一切按群众需要,合作社不怕麻烦,群众不仅可以赊欠,而且无论什么东西,一把米,一穗玉茭,一个鸡蛋等等都可以向合作社换得等价的东西,也可以换得钱。东丰稔合作社虽未办信用业务,但给群众通融贷款也是常事。因之群众有事向合作社商量,合作社有事也向群众商量,合作社成了全村男女老少日常聚会的中心。连附近的村子也愿上东丰稔合作社买东西。(三)外欠问题:东丰稔虽因外欠问题遭遇过危机,当时虽合作社急须向外偿债,它也准许实在拿不出的群众继续拖欠。这中间虽有情面与恩赐观点成份,但经过一次检讨他们并未取消赊卖,而进一步认识为了使农民随时能获得其需要的货物或货币,使其不致被迫高价买必需品或低价出卖自己的生产品,而应向其赊卖或贷款,只要组织群众生产发财,外欠是容易收起来的。(四)精确计算,如组织去冬大生产,是经过计算,以全村基本群众四百余人换季(棉衣)与偿还历年所欠负担、贷款为目标,经过二十天运输赚八万多元,遂又扩大计划以再增购十六头牲口为目标,具体组织,终于完成。又如运油中许多农民因不识秤不懂行情吃亏,合作社即为他们改造组织与领导。又如运煤中间曾经是直接从煤窑向邢台运,但经过计算才知先运到村,再向邢台运可节省时日。
东丰稔合作社的成功,就是群众路线与计算的结合。它成立以来使群众获得很大利益、分过五六次红,“勤分红”是它的原则之一,它懂得分红多容易扩股,群众得利愈多合作社愈雄厚,这样合作社就获得飞快的发展。
四、全村拥戴的“窑底家”
“窑底家”就是张振华同志,东丰稔群众提到这三个字时有无限的亲切之感。东丰稔合作社是与他离不开的。他舍己为人,他全身为群众服务,除吃饭外没有报酬,合作社最困难的时候还回家吃饭,自己家里的土地却雇人耕种,他毫无怨言,只在去年合作社发展了,才规定全年有两匹布。他作风民主,和村上其他干部团结极好,合作社的事他总和干部商量,村上工作他们积极帮助。他态度谦虚,合作社困难时他不气馁,成功时也不骄傲,他常说:“领导好,群众条件好,是咱合作社办好的基本条件”。
该村群众反映:没有“窑底家”,合作社的光景早完了。张振华同志数年来如一日,兢兢业业克苦耐劳,专心于群众的合作事业,使今天的东丰稔合作社,成为农村合作事业中的一面旗帜,但他并不自满,他说:他还要继续努力今后合作社发展的方针,一、要好好发展妇女纺织。二、秋后还要努力,替群众买牲口,使本村牲口能恢复战前水平(战前为九十多头现在只有五十多头),扩大农业生产力,实现耕三余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