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记忆里的李守常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5-07
第8版()
专栏:

记忆里的李守常先生
刘静君
我第一次见到李守常先生(过去我们都这样来称呼李大钊同志)是在1920年的中秋节的后几天。那时我由上海初到北京,带我去见他的是后来叛党投敌的张国焘和当汉奸的宋惟民。
守常先生那时住在西城石驸马大街后闸三十五号,是北房五间,我们由他的看大门兼作饭的老贾领进去。才走进院里,李先生就迎出来,让我们到西屋他的书房里去坐,屋里非常简陋,除几张随便的木板椅子以外,就是一些书。李先生对人非常亲切诚恳,才说不多话,他就要介绍我认识认识吴弱男女士。吴当时颇负盛名,是章行严的妻子,系李先生第二个女儿的干妈妈。我那时土包子劲挺大,不愿见这些名人。过一会李先生要我和他的夫人见见面,让我们暂时坐等。这时候,宋惟民告我:“你看,李先生给李太太换衣服呢。”一会儿又说:“你看,李先生替李太太扣扣子呢。”因为我们在西屋,李太太在北屋东间,隔玻璃窗正是个斜对面,所以看得很清楚。经他一说,我看见了守常先生果然替李太太扣扣子,还替她把衣服抻抻扯扯使之平正,这样打扮好了,他才陪着他那一位大他七、八岁的乡下老婆婆慢慢地走来。那时的李先生才三十二岁,按旧社会的俗谚:“男子三十一枝花,女子三十老人家”,李先生虽不是“一枝花”那一类型的男子,但他那种纯真朴厚、岸然长者的样子,使人一望而知其学养之深、道德之高。但是他感情朴厚,忠于两性道德,没有嫌弃他那位不够漂亮、年龄又大他七、八岁的老爱人。
李先生让我和吴弱男女士见面,我说我们差得太远,不必了。李先生说:“她赶不上你的思想,她还是不放弃她的贤妻良母主义,贤妻良母不是女子的人生观的究竟。”我受了旧社会的种种刺激,很早以前,就背叛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拚命争得读书的权利,看不起贤妻良母的人生观,经李先生这两句话的教导,更是坚定了我这主张。
我第二次去李先生家是一个人去的。我见过李先生以后,就觉着他可亲,愿意常常接近他。这次是在白天,看见了李先生的次女炎华,那时她只五、六岁,穿红粗布小棉袄,外套蓝粗布小褂,前大襟嘴巴下边和两只袖子,全是黑灰和鼻涕巴,看她那服装和神气,完全像个乡下孩子,但她却明明是北京大学名教授李守常先生的女儿。李先生有着令人钦佩的朴素作风,虽是对他至爱的幼女,也保持淳朴生活。那时快吃午饭了,李先生一回家,走进屋门,连眼镜都来不及摘,就抱起孩子。他这意思,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爱孩子,一方面也是为了安慰李师母,一个人照顾家务及孩子的辛劳,分担一些麻烦的工作。这次以后,我还去了几次,李先生总是留我吃饭的,添一个菜,也总是炒鸡子,我也从未客气过,好像异乡的亲人。如果李先生不以真诚待我,我也不会这样没个分寸。只是回想起来,自己对革命贡献太少,太对不住李先生了。
李守常先生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的言论和行动,在那时是非常惹人注意的。当时天津“大公报”的张季鸾说过:“共产党,我们真不能不反对,但是守常信共产主义,我们又不能反对。”
由此可见先生的人格道德的感人之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