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干部下放之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04
第4版()
专栏:

干部下放之后
燕树桂
厂矿企业大力紧缩机构之后,有许多干部下放到车间直接参加生产。这些人从事生产,对企业带来哪些变化?他们自己本人又有哪些变化?为了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访问了甘肃省农具制造厂一些下放干部。
甘肃省农具制造厂本着勤俭办企业和锻炼改造干部的方针,从去年4月间开始,先后下放了八十多名科室车间干部(占原有企业管理人员50%),包括技术员、会计、打字员、一般行政干部、车间副主任、工段长。另外还下放了三十多名新由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这些下放干部,一般都能吃苦,不怕累,不怕脏,遵守劳动纪律,得到工人的好评。一向没有从事过体力劳动的,在和工人一块操作中,受到了劳动教育,得到锻炼和改造。他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所以在掌握技术上都比较快,有不少人已能够在车床上单独操作。特别是由老工人当中提拔起来的干部,重返生产岗位之后,变成了解决重大技术问题的突击队,对企业的生产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老师傅重显身手
下放的老师傅,重返生产战线,特别受到欢迎。他们大部分都有十多年到二十年的工龄,原来是生产上的能手。但是近几年来,这些老工人随着企业由一个简陋的修配厂发展成为一个机械制造厂、职工从不到一百人扩大到一千多人,纷纷被提拔到领导岗位,担任了工段长和车间主任。在这些工作岗位上,他们忙于行政事务,无法发挥他们的专长,同时也削弱了生产上的技术力量。现在他们重新回到生产岗位上,很快成为解决技术问题的可靠力量,喜讯不断传来。张正义浇铸冲天化铁炉的事迹,便是人们在交谈中经常被引用的一个事例。
9月间,铸工车间生产上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铁水供不应求。由于工人在制作新产品中,技术日趋熟练,产量突飞猛进的增加,暖气锅炉片一天由八片上升到十片,暖气片由三百五十片增加到六百片,浇铸毛胚用的铁水却远远的落在后面。厂里几个化铁炉全部利用起来,一天只能化出十五吨铁水,而生产上需要二十八吨。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不仅铸工车间要窝工,连负责给加工的工厂车间也要陷于半停工状态。这时原来担任工段长的老师傅张正义挺身而出,说他可以浇铸一个化铁炉很快投入生产。张正义是个老铸工,有二十年的工龄,手里翻过不少炉子,车间便很信任的交给他。按农具厂的条件,要做这样一个炉子,设计绘图得一个月,作模型得半个月,时间拖得太长。张正义为了赶时间,没有找人设计绘图,更没有找人做模型,和几个人合计了一下,根据经验,用刮板在地坑里刮成外皮和里芯,就浇铸起来。后来又把厂里积压很久的两个小型鼓风机给配备上,先后一个月的光景就投入了生产,每日供应铸工车间十三吨铁水,最高化到十五吨铁水。这一下关系到全厂生产任务完成好坏的关键性问题,很快在老工人手里解决了。
这些下放的老工人,除了为解决重大技术问题提供了保证以外,还为提高全厂技术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很多工人看到他们下放非常高兴,都愿意拜他们为师傅,跟他们学习技术。通过他们的具体指导和示范,全厂工人的操作水平今后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摇笔杆的快赶上工人
如果说老工人像老战士一样,他们一上到生产战线就像生龙活虎一般,那末下放的一般行政干部就是刚入伍的新兵,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战斗员还需要一个时期的锻炼。但是这些“新兵”,毕竟还和一般的“新兵”不同,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又在科室工作过多年,所以他们在工作中就比较能发现一些问题,帮助领导解决,成为车间领导的助手。傅明亮就是一个例子,他原在人事科工作,现在下放到播种机车间。他所在的工组老是赶不上别的工组,别的组车暖气锅炉片车到六、七片,他们总是四、五片。什么原因呢?他想了很久,也看出一些问题,但是为了把自己的看法变成大家一致的看法,动员大家一起想办法,便召集全组一块儿开会研究。一讨论,事情弄明了,原因是自己这个工组在工作时间辅助时间长,生产秩序乱。工具事前没有准备好,上班才找,浪费不少工夫。组内大家没有固定的分工,搬运工一会儿干起车工活,车工又拉起倒链,形成一窝蜂。根据这个情况,大家制订出改进的办法,每个人都自觉的遵守。这样一来,他们的产量很快的升到七片,后来他们组虽然调出三个人,但仍然能够保持这样高的数字。可以相信,这些干部随着锻炼时间的增长,将有不少人会成为生产上的骨干分子,他们在企业生产上的作用也将更明显的表示出来,成为一支新生力量。
当然,这些同志在劳动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更主要的,这些困难使得他们变得更坚强了,更勇敢了。以前在党委会工作的赵俊儒的锻炼过程,便可以代表许多同志所经历的这段道路。赵俊儒从小一直念书,重的体力活啥也没有干过。这次下放到山地犁车间,当他第一天操作时,确实感到累的慌。一个犁辕就是四五公斤,犁辕、犁铧、犁托、犁镜加在一起,又是十四五公斤。这样笨重的东西,不仅要拖来拖去翻来翻去,而且要在上面安装。有个犁托边沿不整齐,拿到砂轮跟前去磨,犁托刚挨上砂轮被逼跑了,猛不防打个趔趄,险些跌倒。接着再去磨去,一个手用力过猛,犁托滑到一边,砂轮把一支手套全给划破了。这一天,他非常灰心。党委书记发觉后,问道:在战争的年月里,许多同志为了革命出生入死,连性命都不顾,难道今天这个困难我们都没有勇气克服?这是很严厉的批评,也是一个鼓励。他重新鼓着勇气回到工作岗位,经过二十多天的锻炼,慢慢习惯了。现在他安装山地犁的件数,已由三四十部上升到六十六部,效率提高了约一半左右。这个开端,已为他成为一个掌握技术的工人奠定了基础。他很有信心的告诉我说:“现在要和一般工人拉平还不行,不过不久就能做到这一点!”
更实际的课堂
“国家拿出很多钱把我们培养出来,现在又叫当工人,这不是浪费!早知如此,何必读书!”不少学生在参加体力劳动之前这样想。有的人公开讲出来,有的人背地里嘀咕。虽然他们在学校里就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但有些人的思想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在参加了一个阶段的实际劳动之后,他们普遍反映:车间是更实际的课堂。
正在播种车间工作的徐耀国,是个很沉静的青年,去年才从兰州工业学校毕业出来。由于他的努力,虚心地向老工人学习,最近他和另外一个工人曾创造了车暖气片车到三百二十片的纪录(一般只能车到一百一十片左右)。他向我叙述这一阶段的体会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具体一操作,碰到的问题多,学到东西也多。车什么样的活?用什么样的刀子?车床上用什么速度?这在书本上讲的很多。但是一到车床跟前,就傻了眼,慌了手脚,老师傅虽然对这些基本道理讲不出来,却积累有丰富的经验。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把书本上的理论和老师傅的经验结合在一起,才算真正的掌握了技术。”
“实际操作还克服了我的一些主观主义的想法。打个比方说……”徐耀国为了帮助我了解他的意思,继续讲道:“我们刚出学校,把一切总想的很理想,但是这种理想常常脱离实际。一进车间,看见三眼镗床的夹具,就觉得太笨,把这一面镗好后,卸下来,再夹住,再镗另一面,这多不方便!干脆改为移动式的,或者改为旋转式的。起初倒觉得挺简单。但是在车间工作了几天,才发觉这个问题并不那样简单。改为移动式的,有螺丝轴挡着,改为旋转式的,势必很大,笨重,不经济。现在要叫我着手改进这个工具,像这些因素就得考虑进去,绝不会那样贸然。”
类似这样的体会,每个参加体力劳动的学生都能谈出很多。这些学生经过这样培养之后,一定会能文能武:坐在办公室里绘图设计,是个具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回到车间实际操作,又是一个具有理论知识的工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