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变远为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2-04
第3版()
专栏:

  变远为近
  何仁
远和近,本来是相对的。只要走到远处去,远处就变成近处了。问题只在于要不要“走”。
大部分乡村多少都有一些远地,耕作这些地往往要比耕作近地多耗费不少劳力和时间。在劳动力不足的地方,远地往往成为一个“包袱”。“远”好像是莫可奈何的事。在分散经营的个体经济时代,这也的确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办了社,这问题该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了,但受习惯势力的束缚,还是很少有人认真地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有些农业社只看到种远地多费物力、人力,用消极的态度对待远地,不是荒弃就是耕作粗放。看起来是为了“节约”,其实是浪费了耕地。这是多么可惜的事!
据新华社报道,广东省连山县太保乡各农业社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这个乡耕地分散,不少耕地远离村庄七、八里,耕作不便,人畜往返疲劳,耗费不少劳动力和时间。加上劳动力不足,田越远施肥越少,因而远田产量较低。合作化后,这个乡的六个农业社在距离村庄较远的耕地分别盖起十五间田庄和牛栏,在每一耕作阶段中将所需的劳动力、耕牛、农具和粮食等搬到田庄去,工作完成后才回来。这样,人畜不用来回跑,节省了大批劳动力。如这个乡太星社第一生产队有六十亩田距离约七里路远,社员到那里耕作每天来回需要三小时,建起田庄后就节省了二百四十个工。
最近,在争取今年农业生产大跃进的热潮鼓舞下,这个乡的各农业社除将原有的田庄扩大外,还分别选择便于耕作和发展畜牧的山地,在农忙前增建十二间大型田庄。此外,还计划在靠近粮仓的田庄里建晒谷坪,便于运粮。据有生产经验的老农谈,在远田建起田庄节省出大批劳动力以后,更有可能进行精耕细作;田庄接近饲料产地,不用从远地挑运饲料;家畜肥料可以直接放到田里去,不用远程运肥。此外,猪牛等牲畜分散到各个田庄饲养,避免过分集中,瘟病发生的可能性也将减少。
多好啊!抛弃了土地私有制度,把分散的力量组织起来以后,在农民面前的是多么宽阔的道路!只要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就能向大地索取更多更多的财富。人受土地支配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农民应该真正做土地的主人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