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发言摘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3-07
第7版()
专栏:

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发言摘录
真的红 红得透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 钱学森
要科学研究工作能够跃进,归根还是要能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大家的力量发挥出来,组织到一个方向。我们的老科学家们,也就是科学队伍里带队的人,他们的责任就很重大,要他们能够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但是要能这样做,不只是他们要决心红,更必须真的红,红得透。必须烧掉一切资产阶级思想的残余,各式各样的自高自大、自私自利的想头。当然,既然说明这是火烧,是以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火来烧,烧起来不会好受,也许会好几天睡不着觉。但是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一个人不烧,不改造,那么客观现实在飞一样地前进,他就远远地落在后面;到那时候,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活生生地往前面跑,而他呢,他就成为有生气的时代的垃圾。虽然活着,而其实已经死去。
所以还是烧一烧好。让我们投身入火,从而能取得新的生命。有了新生,我们才能把我们的步调一致起来,那就会真正地发挥出我们的潜力,在党的领导下,在苏联先进科学的支援下,就像裂变了的重原子核一样发出无比伟大的力量,哪里还有什么做不了的事。完成和超额完成科学远景规划,取得科学大跃进是肯定能做到的。
我们必须搞“试验田”
武汉大学校长 李 达
我们必须深入实际,下实验室,搞“试验田”。搞科学研究和教书的人,再没有比脱离实际更可怕的了。一切的教条主义、个人主义和守旧思想的老根子,都在于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过去教书和做科学研究的人,多半不下实验室,这样怎能教好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过去这样做已经相沿成习,蔚为风气了,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实际上这不是无产阶级的治学态度,从个人说是放不下架子,怕艰苦的表现。这种态度和科学研究的要求,根本上是对立的,因为科学研究的任务是要探索未知,它本身就要艰苦。这种做法,从科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来说,也是本末倒置的;因为科学是来自实践而又服务于实践的。今天我们大家醒悟了,在党的号召之下,许多人下乡下厂了,决心从体力劳动中来锻炼自己;许多人下了实验室,搞了自己的“试验田”。这是我国知识界、科学界几千年来史无前例的革命创举,是一种大跃进的行动。这对我国知识界、科学界的自我改造,对于发展我国的文化科学和教育事业,对于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等各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这是知识界、科学界自我改造的必由之路,是发展我国科学文化的必由之路。我建议我国的科学界人人都这样做,并且在这方面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来检查我们的革命干劲。
小实验室要同大实验室结合
卫生部副部长 钱信忠
科学研究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上海市去年防治血吸虫病的计划只完成30%,主要原因就是有关的科学家们单干保守,只关起门做研究,不肯走群众路线。
南京的科学工作者们从文献上看到,治疗血吸虫病可以采取三日疗法,他们就动手试验并获得成功。但是老科学家们不相信,他们只相信沿用的二十一日疗法。已经有一千多个病人采用三日疗法成功,有的还不相信。经过无数的事实证明,现在老科学家们放弃了二十一日疗法,采用先进的三日疗法,使血吸虫病的治疗跃进了一步。
上述三日疗法和二十一日疗法,每天要打针,还需要医务人员来执行,显然不能大量普遍地进行治疗。浙江省医务工作者把针剂改成“口服锑剂”,试验结果很好。可是上海的科学家们不相信,仍然认为打针好。一位极力反对“口服锑剂”的科学家到浙江省去看,看到效果的确好,就把“口服锑剂”带到上海试验,结果却失败了。只因为他牢固地想着“口服锑剂”到胃里会引起呕吐,肠内吸收也不平衡,他带着这种想法去处理病人,加重病人的精神负担,一个病人呕吐,影响别的病人也跟着吐起来。最近实验证明“口服锑剂”肠内吸收平衡,疗效可以肯定,现在经过剂型的改良,正推广应用,它将使今年治愈血吸虫病患者一百万人的计划可以突破,甚至可以治愈三百万人。
这说明,科学工作除了在科学家们的小实验室进行以外,还应该同群众中的大实验室结合起来。
(编者注:这些是发言的片断摘录,题目是编者加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