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荸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3-07
第8版()
专栏:知识小品

荸荠
邓宗禹
荸荠是在水田里种植的一种草本植物,在我国栽培的地区很广,栽培最多的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等省的水田区域。北京近郊,如海淀区的六郎庄等地也有种植,但产量不大。目前北京市上出售的荸荠,绝大部分都是由南方产区调拨来的。
荸荠又名乌芋。各地还有许多别名。浙江一带人叫它地栗,广东人叫它马蹄。(这个名子可能是根据它的形态而来的)。
荸荠,在植物学上属于莎草科乌芋属。茎部是个绿色中空的圆形细管,高三、四尺,地下生球茎,这球茎就是荸荠了。
荸荠所含成分,和芋、藕很接近。在可食部分里,含水分84.94%,蛋白质0.77%,脂肪0.3%,醣12.68%。每一百克里,含有胡萝卜素二十微克,维生素乙1五十四微克,维生素丙三点二毫克。荸荠的维生素含量虽不算高,但因价格低廉,比较起其他水果来,仍不失为价廉物美的食品。
荸荠的食用方法很多,最普遍的是生吃。但生吃必须注意传染疾病。荸荠是姜片虫传染的媒介之一。姜片虫病在浙江的绍兴最多,广州、上海、南京、九江、南昌、武昌、昆明等地,都有过关于姜片虫病的报告。这些地区出产的荸荠,最好是煮熟了以后再吃。如果生吃,就必须彻底洗净去皮,才比较安全。
南方街头售卖荸荠的小贩,常把荸荠去皮用竹签贯穿成串出售。从卫生角度看来,最好还是买回家来亲手洗净去皮再吃。
把荸荠煮熟了吃,也甘美适口、别有风味,吃到嘴里,很有些像吃栗子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它又被叫作地栗的原因吧!
荸荠还可以用糖渍的方法制成糖荸荠,有的还染上红、绿颜色,不但适口、悦目,而且可以久存不坏。北京人在春节前后最喜欢吃的杂拌儿,糖荸荠就是主要原料之一。用荸荠做的冰糖葫芦,是许多人爱吃的。此外,荸荠还可作为炒菜的配料。
因为荸荠里醣的含量相当丰富,所以又可以用它做荸荠粉,用开水冲了吃,味道和藕粉相仿。广东出产的马蹄粉,就是这种荸荠粉。
荸荠虽不是什么名贵的食品,但因它价廉,吃法多种多样,因而很受群众的喜爱。南方有些糖果食品店居然有用荸荠作字号的,据我所知,上海一地的“老野荸荠茶食糖果号”,至少已有四家。用其他水果作为商店字号的,似乎还不多见。
荸荠也是中药之一。本草纲目里说它能消渴,痹热,温中益气,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明耳目,消黄疸,开胃下食,厚人肠胃等等。不过,对于它的药理作用,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工作,因此它的医疗价值,目前还不易估计。这就需要药理家学们做些工作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