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整改花朵处处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4-05
第4版()
专栏:整改花朵处处开

整改花朵处处开
大字报的作用真正大
九十六万公尺棉布有了家
在双反运动中,河北省纺织品公司的几个职工,贴出了一张大字报,上面写着:我省各地光装棉纱棉布的包皮布一年就得用九百八十四件纱,这些包皮布运到销售单位以后乱扔乱用,这是一笔很大的浪费。建议实行包皮布回收的办法。
这张大字报贴出以后,领导上认为这个建议很好,立即和工业厅、纺织管理供销局商量,求得他们的协助,召集了十个纺织厂、四个纺织品批发站的代表进行研究。大家一致同意这个办法,并制定了包皮布回收的具体办法。现全省已普遍执行这个办法,预计全年可以节省九十六万公尺棉布,可供十六万人一年的衣着用布。
闲居城市非上策 决心回乡闹生产
上海市西郊区北新泾镇蒲松南路二五弄十九号方桂珍的堂弟方应富和一一二弄十九号全洪的弟弟全明,两人都是临时户口。全明本在泰州种田,四个月前到上海,准备跟哥哥学皮匠。因为他没有粮票,每天不得不到附近点心店去排队买熟食品。方应富家在盐城,也是种田的,春节的时候来上海,跟着姊姊摆摊做买卖,可是,做买卖也不一定能赚钱,生活也不安定。这次里弄整风中,他们认识到农村的人不应耽在上海,因此都已决定:4月初保证回苏北家乡去。
春色满街衢
“一场大雷雨,春色满街衢”,已成为福建省福州市街道整改运动的生动写照。
这几天,各街道都出现了整改专栏。在专栏里贴满了基层干部自我批评的大字报,各机关的答复,也贴着一些居民的检讨和保证。在大字报涌上街头的日子里,各机关都派代表来看大字报。他们把批评本单位的大字报领回去后,很快就送来改进工作的答复,并且迅速见诸行动。设在台江区洋中路的福州铸锅厂“四防”和卫生工作都不大好,这次看到当地居民批评他们的大字报后,厂长每天清晨都带领职工在厂的周围打扫环境卫生。
新乡长拾粪
潞安县财政局局长张志恒,过去在部队上是个杀敌英雄,曾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连续立大功两次。1955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他仍不失当年英雄的本色,工作一贯积极负责,刻苦钻研。
3月1日,中共潞安县委调他到韩店乡担任乡长。他一到乡后就买了一对粪筐,除了干工作外,每天总是起早搭黑背着粪筐拾粪。就是去基点汇报工作、到县上开会,也是粪筐不离身。现在已经拾了三千二百多斤粪。
在张志恒同志的影响下,韩店乡农业社党支部书记张福生、社主任牛柱只和驻在这个乡的三十多个干部,也都背起了粪筐。张志恒同志这种行动,受到了县委领导上的通报表扬,并且被评为县的模范干部。(附图片)
天津市工人医院和唐家口门诊部医师及护士到病人家里进行医疗和护理。这是分娩后患乳腺炎的翟惠兰在自己家里得到像住院一样的医疗。新华社记者 梁一丁 摄
黄允中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