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骨干 山西工农知识分子正在成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7-02
第7版()
专栏:

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骨干
山西工农知识分子正在成长
本报讯 记者水天生、范银怀报道:山西省工人农民中的新型知识分子正在成长。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已经成为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重要力量。
几年来,山西各地已有一百四十多万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文盲状态,他们在生产实践中继续学习文化,钻研科学技术,成为既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又有文化技术水平的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农村已有四十万农民具有高小和初中文化程度,有九十万农民具有初小程度和扫盲毕业水平;在太原、大同等五个城市的厂矿企业,又有六万多职工成为具有高小、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有的还进入业余钢铁、化工、机械高等学院和业余红专大学继续深造。
目前,全省厂矿和农村的中层和基层干部中绝大部分是新成长起来的工农知识分子。他们有的担任厂级、车间、工段和农业社的领导骨干;有的成了工程师、技师和农业社的技术员;有些成为技术革新的能手。太原有些厂矿企业的车间生产副主任、技师,大部分是近年来从工人中提拔起来的。太原矿山机器厂锻铆车间生产副主任王振华是一个有十九年工龄的铆工。他原来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由于他坚持学习文化技术,现在已能设计、绘图和试制一些新产品。在技术革新运动中,他汇集了全车间职工革新技术的建议,提出本车间汽锤钻子万能化等生产十大化的革新方案。现在王振华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已经实现了“五化”。
新型的工人知识分子富有敢想敢作的革命精神,不受陈规陋习的束缚。他们无论在技术辩论会上或生产中,都敢于和落后保守的现象进行斗争。山西机器厂工人出身的工程师白尊谦,在技术上敢于大胆独创,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一次这个厂试制五十马力的卷扬机,如果按原图纸生产,机器体积太大,费工费料。白尊谦提出改小机器体积的意见,有关技术人员都认为不能改。但白尊谦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并亲自动手改制成功五十马力的卷扬机,质量很好,并节约了大批金属材料。
许多青壮年农民在七千多所业余文化技术学校里,学习着农业科学技术。解虞县纁西张羁乡有二百六十余人在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后进入业余农业大学,分别学习棉粮栽培、病虫害、机电、文化艺术等十种专业知识。这个乡的技术股长王运升原来仅有高小文化程度,近年来他阅读了一百多种农业技术书籍,并且试验推广了适合当地的密植、改良品种、治虫、灌溉等五种新技术,并且试验成了春浇小麦的方法,在全乡推广。潞安县高河乡扫盲毕业的一千多个学员中,绝大多数参加了农具改革活动,制造和改造农具五十九件,革新技术三十五项。这个乡的光明社社主任李天珍运用机械制造原理试制成功了一种平地器,用这种机器平地比人工平地提高效率十倍。
新成长起来的工农知识分子积极参加文化活动。他们写诗,绘画,编剧演戏,才华横溢。太原矿山机器厂老锅炉工景秀亭,解放前不识字。解放后,由于他勤学苦练,已成为一个爱唱、爱写的文化人。他经常在山西广播电台说唱自己编写的歌唱新生活的作品。并且在山西日报、太原日报写了七十多篇稿子。最近,文艺报编的“山西文艺特辑”中评论“长院奶奶”是一篇好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的作者韩文洲,是一个农民出身的青年。原先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几年来他写出了不少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小说。襄垣县九庄乡冀榱三克服了写作上的困难,几年来写出了三十三个剧本、鼓词,三百多个快板,其中有许多发表在县和省的报纸上。全省已有三、四十万个青年知识分子担任了农村民办中学和业余文化技术学校的教师和小先生。
中共山西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一直十分重视工农业余教育工作。全省各地厂矿普遍举办了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向职工进行文化技术教育;有些厂矿还设立了业余高等学院。各有关单位通过业余、脱产的方式组织职工学习,并给予经费、设备上的支持。目前,全省已有三百万工人农民参加了文化技术学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