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怎样防止棉花蕾铃脱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04
第5版()
专栏:农业知识

怎样防止棉花蕾铃脱落?
现在正是棉花开花结铃盛期,棉田株数已经固定,棉花单株结桃多少,直接影响棉田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以每亩五千株、每株平均收二十个成熟的棉桃计算,亩产就可以达到千斤籽棉。按照这样计算,如果每株平均多收一个桃,亩产量就能提高五十斤;如果每株平均少收一个桃,亩产就减少五十斤。可见保蕾保铃,保证棉花多结桃,少脱落,对棉花增产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棉花落蕾落铃是棉花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过去一般的棉田的脱落率常在50%以上,严重的达到80%—90%。棉花落蕾落铃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气候条件异常和栽培管理没有适应棉花生理的需要,蕾铃营养不足或棉花授粉受到阻碍,棉花蕾、铃柄的基部就产生离层,最后脱落下来。受到害虫的侵害,也是形成脱落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也有一部分脱落是由于进行田间作业时,粗枝大叶造成的机械损伤。为了保蕾保铃,减少脱落,我们就应该针对落蕾落铃的原因,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性措施。今年棉花前期生育基础很好,今后只要加强后期的治虫、施肥、排涝等棉田管理工作,对保蕾保铃多座伏桃,多结秋桃,都有显著的效果。
一般所说的棉花“自然脱落”,实际上大部是由于营养不足或养分分配不调和而引起的。今年许多棉区为了使棉花产量有个跃进,已经大量增施了肥料,但是现在看来,还不能满足棉花生长的需要。许多丰产田早期肥分充足,大量出现桠果,现在却产生萎缩脱落现象,这就是证明。对这样的棉田,应该根据棉株生长情况,采取“少吃多餐”的办法,对缺肥的及时追肥补肥,以保证蕾桃养分的需要。
由于蕾铃期棉虫造成的落蕾落铃,也常占总脱落率的40%—50%。一个棉铃虫一生可以咬毁棉花蕾铃七、八个,多的可以达到十七、八个。盲椿象、红铃虫、叶跳虫等也都能造成棉花蕾铃大量脱落。1957年新乡等几个棉花大面积治虫示范区,防治了棉虫,就增产60%是很明显的例证。加强后期棉虫的防治,对保蕾保铃也有很大作用。
棉田历年因秋雨、秋涝造成的落蕾落铃的比重也是不小的。事先搞好棉田的排水系统,保证雨住田干,是未雨绸缪的办法。雨后要及时松土中耕,破除板结,改善棉根的生长条件也是很重要的事情。棉花培土,对保蕾保铃也有作用,据江西农学院对比试验,培土比不培土减少脱落2.5%。雨水灌在花里,也会造成霉烂,影响授粉,增加脱落。山东、河北等省许多农业社雨后摘败花,或雨后摇花盆,摆掉新开棉花里的积水,也是保蕾保铃的一个办法。
采取精细的因地因棵整枝和利用植物生长素喷射处理,对保蕾保铃也有一定效果。据1957年河北、山西等省几个点上试验,在盛花期喷萘乙酸二、三次,可以增产14%左右。今年湖北省宜城县喷射后五天调查,处理的比不处理的减少脱落3.5%。
在田间作业时,要尽量小心,避免一切人为的落蕾落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