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把中等专业学校办得更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9-06
第6版()
专栏:

把中等专业学校办得更好
本报评论员
中等专业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中等专门人材。解放以来,中等专业学校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在去年生产大跃进的形势推动下,从省到专区都办了中等专业学校。过去许多空白的专业,都逐步设置起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增加了新的专业。过去几年来,中等专业学校已经输送了一百三十多万毕业生到基层的生产和工作岗位上去。有的工业部门中等技术人员中,有80%以上是由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来担任的。同时,有些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经过几年的实际锻炼,已经提高到工程师的水平,并且担任了工程师的工作。今年又有大批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同普通中学的学生有相同之点,都是年龄较轻,社会知识不够,独立工作能力较差;同时,又同高等学校的学生有相同之点,学习专业,要求走出校门能够独立工作。但是中等专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既不同于普通中学,又不同于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必须具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或工作方法,并且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工作,就需要既照顾到学生的基础知识,也照顾到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既要具体辅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又要注意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
现在,许多中等专业学校在教学中,为了能够把专业教学同生产劳动直接结合起来,普遍建立了生产劳动场所。通过生产劳动,树立了师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增加了师生的生产实际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也为国家创造了一定的财富。学校办的工厂一定要尽可能地结合教学,工厂的规模应该与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劳动力相适应。为了把生产劳动推进一步,学校要总结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的经验,寻求适当的劳动方式,充实适当的生产内容,并考虑到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增加实际知识以后,如何适应新的变化,改进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各类学校(工、农、医、师、艺术,等等)都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要求,积极地进行妥善安排,把生产劳动纳入教学计划中去。学校还可以结合教学和生产劳动,适当地组织学生在课外参加一般的科学技术活动。
建立一支强大的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是发展和提高中等专业教育的关键。目前要通过政治学习、生产劳动和教学实践来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又要采取各种办法来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才能满足教学要求。现在教师固然迫切需要在质量上提高,但是数量也很不足。冶金工业部在培养师资方面,采取了许多办法:恢复和加强教师进修学院;开办了师资专修科和短期训练班;抽调在职教师到高等学校进修。广东省教育部门委托基础好的中等专业学校开设基础课教师培训班;在应届毕业生中挑选一些人留校工作或送高等学校进修;对于同类学校,由省统一调整调配师资。这些做法都是比较好的。除了中央和省、市设法解决师资问题以外,学校必须注意培养和提高师资。
目前,各学校一般都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但是工作还不平衡。也有的学校由于教育计划、教学大纲还未修订,教师任课较重,还没有编写教材。要争取在不太长的时期内编好教材,应当采取统一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集中编写与分头编写相结合,专门编写和边教学边编写相结合的方法,动员力量,完成全部教材的编写任务。中央业务部门过去已经编写了许多教材,可以总结经验借以推动工作。基础技术课教材需要的范围比较大,如果各编各的,就会浪费力量。例如理论力学,许多专业都要学。所以部门和部门之间,有必要互助协作。
加强对中等专业学校的领导,是当前一项迫切的任务。去年地方办的中等专业学校很多;同时,中央各部又下放了一部分中等专业学校;原有学校的规模也都有所扩大,教学工作比较复杂,管理比较困难。所以,对中等专业学校的领导必须加强。各省、市、专区,应该设有专门机构,把中等专业学校管起来,地方有关业务厅局,要对学校加强监督和领导。中央各部除了对所属中等专业学校加强领导外,对地方办的有关的中等专业学校,也要予以帮助和指导。
在党的领导下,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继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等专业教育事业将会出现簇新的面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