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阅读
  • 0回复

沙河陵川等地工作组 深入基点创造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8-03-16
第1版()
专栏:

  沙河陵川等地工作组
 深入基点创造经验
【本报消息】据平顺、黎城、长治、沙河、陵川等县消息,他们的工作组(或队)已开始深入各基点,访问发动贫雇层,开展填补整党民主运动。在这初步发动的过程中,各地各有不同的作法和体验:
黎城五区东骆驼工作组,上月二十八日晚到村把旧村干和村中原有的贫雇小组抛开,直接找到贫雇家住下,先访问未参加贫雇小组的老实农民。在开始谈话中,他们不敢放心大胆的谈,怕工作组走了干部报复。以后又深入动员,才了解些情况,发现村中原有的贫雇小组十二人就有干部四人,参加的都是政治主任指定的,都是能听干部指挥的,如王保才弟兄五人五个光棍,因家中没娘们,有时要做饭,开会不能按时到,就说是“死落后”,不叫参加小组;他们反映干部是“朱洪武登基,忘了穷人”。工作初步经验是必须直接从发动这些老实贫雇入手。
沙河四区三王村工作组三月一日到村,几个同志挨门找贫雇,开始到一家,人家问是谁?干啥的?没法回答说是走错了门;又到一家,人家娘们在纺花,问找谁?又没好说的退出门来。这样大家感到没法找到贫雇,苦闷极了。后来串到一家老太太家,从她口中听到对干部的不满和一些没翻身户的情形,才逐渐串连发动,初步打开局面。
平顺六区土改工作队分为四组,分别到虹梯关、虹霓、寺头、西十字岭创造土改经验,开始也是避开旧干部支部的圈圈,直接深入贫雇访问了解情况。开始贫雇不敢说实话,家中人互相限制,男人不叫女人说,有的女人不叫男人说,怕惹下事。虹梯关一个贫苦老汉许德仁说:“对村干部的问题是真解决呢?还是解释解释?要真解决,咱就说。”西十字岭贫雇怕工作组走,也不了解究竟如何作法,每次说话总不说完,留下话把说:“你以后来了咱再谈!”怕说了不顶事惹下祸。经再三教育启发撑腰,才逐渐接近,开始暴露真实情况:原来该村领导权被地主富农所掌握,指导员、农会主席都是地主;农会主席、合作社长、书记等三人,是混进共产党的国民党三青团员,他们互相包庇,拜成十大弟兄。土改中斗了十九户,其中没有地主富农,却有十二户贫雇,还有两户被称为“恶霸中农”,斗争中打的十分重。其他几村虽没这村严重,也有类似情况。地主富农经济上没清算,政治上没低头,有些钻进支部,把持领导权,欺压群众,贫雇没翻透身。寺头有三户地主、两户富农根本未斗反而分得果实。根据这些情况,工作组即直接深入发动贫雇,如虹霓已发展了五十四人,成立了贫农团,同时还吸收了四个较好的党员入团,现正在逐步推进中。
陵川平城区侍郎岗村工作组,检讨他们初步工作中的毛病,一是没有公开宣传土地法,教育贫雇,团结中农,只叫贫雇串连成立贫农团,贫雇不了解政策和目的,急性,叫“快些弄吧,不要误了种地”。中农也不了解,害怕,不知平分是“平”谁的。再一点是没有通过贫雇,也没经干部内部的批评斗争,就把政治主任、指导员、民政委员等三个干部撤了职,主要是怕他阻碍自己,不能顺利进行工作。另外在南路河村四十一户划阶级就划出百分之十四的地主富农,如张李顺家有八亩地三口人,他本人作商,家中地有时请短工作,他自己还参加附带劳动,就把人家划成了富农。平城区工作组检查出这些错误后,正计划在下段工作中改正。
长治三区南呈工作组到村后,当晚即召开支部会,宣布土地法与告党员书,最后宣布停止活动,不准破坏,等待群众审查;当夜又召开群众会,公开表明态度,解除群众一些思想顾虑,便利了发动。接着即划分地片深入访问贫雇,开始有找不到甚至找到了地主富农家,以后就找了一个在支部受压迫的党员,他三辈子出卖劳力,至今五口人共盖两条破被子,和他谈的过程中,他难过的哭起来,经他又谈出十几户长年劳动没翻透身的贫雇。又经工作组个别访问串连,这样以贫找贫以苦引苦,串连发动了一百六十余人。他们的经验是一方面要表明态度深入访问串连,诚恳老实,使贫雇感到是他们的亲人;另一方面要抛开旧干部,使贫雇敢于接近我们。另外对好党员也应弄清吸收过来。
     (王建杰、张文杰、王长群、郝福杰、侯路生等)                     
编者的话:
据平顺等五县工作队的报导来看,他们到村的作法和入手点,各有不同,如黎城东骆驼、沙河三王村、平顺寺头等几个工作组,开始都是首先直接访问贫雇,虽然一开头也遇到些障碍,如贫农顾虑不敢说话、工作同志摸不着门找不到贫雇等,但一般都是面向最受压迫没翻透身的贫雇,开始找到了工作的依托。另一种如长治南呈村工作组,一到村即公开表明态度,接着即深入访问发动贫雇,也收到很大效果。这里说明不管是采取什么方法,开始暗访或先公开表明态度再深入发动,有一点是共同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这次运动里依靠贫雇骨干,把所有老实的贫苦农民彻底发动起来,使他们在经济上政治上彻底翻身。但为了减少开始工作时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减少某些中农的疑虑,长治南呈村的做法,先公开表明态度讲明政策,紧接着即深入访问发动贫雇层,这样似乎更适宜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