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编读往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8-03-17
第2版()
专栏:

  编读往来
 标题不要引起误解人民日报负责同志:
请你们今后注意新闻的标题,是否会引起读者的误解。现举两个例子于下:
二月四日第一版有:
我翻身是个空名子 柴任平容易误写稿人柴任平说自己翻了个空身。又三月一日第二版第一条消息:“捷克政局澄清反动派遭到粉碎性打击”,看的人往往会误读为“捷克政局澄清反动派”一短句后,略为一停,继读“遭到粉碎性打击”,意思就完全误解了。
                   采石
采石同志所指的两个标题易引起误解很对,当在今后工作中注意克服。
                   --编者
是否又出了错?编辑同志:
看了三月十日党报一版登载:“编读往来”,首先发表了高双秋同志提议贵报“排报的同志不够细心”,同时你们也检讨说:是工作上的马虎草率,并且你们提出今后在排字校对工作方面应注意仔细精确,这样检讨我认为还不够诚意,并说:“至少不发生大错误”,如果这样说不是又给一些工作上粗枝大叶的同志背了个包袱吗?小错误还可以免不了吗?我认为必须做到真实,才是服服贴贴的给人民当个好长工。我说这话并不是有意吹求。如果不信,再往下看就碰上又发表了:“对李土金婚姻案的答复”,又闹的使人懂不清,这案件究竟是武乡的事呢?还是武安的事呢?看前面的标题和后面三月一日的答复,都是武乡民政科,但看内容确实是武安三区三王村李土金诉苦李拴妮霸占他妻之事。我想同样一个姓名也不奇怪,同样的事件也许会有;但武乡民政科怎么还能答复武安的事呢?恐怕又是校对同志粗心了吧?
                    王峻德
峻德同志认为报纸应做到真实,不出错误是很对的。
武安三王村李土金诉李拴妮霸占他妻案件,因李拴妮是武乡人,故此信系由武乡民政科所答,此信并未错。
                   --编者
    请永茂昌同志答复编辑同志:
三月九日报上登着武安八区有三分之二的村子完全停止纺织,但不知是按村子计算三分之二停止,亦不知是按妇女劳力来计算?请具体指示,永茂昌同志写信亦不知是在哪个村子,具体材料如何?望再指示,以便推动。因为区上旧的干部完全调动,新来的干部还不了解情况。请答复为盼。
                  八区 杨秀华 郑广善
                     三月十四日
    何谓归地?
有读者来信问陕北土改消息有“归地”一词不知作何解释。兹特说明如下:
归地是指陕北某些地区过去土地革命时期已经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当该地被蒋匪侵占时,将土地夺去交给地主,当该地被收复,民主政府又将地主夺去的土地归还农民,叫做归地。在关中、绥德两分区均有过归地运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