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改进领导方法 提高领导水平的一个好办法 易县干部深入第一线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07
第5版()
专栏:

改进领导方法 提高领导水平的一个好办法
易县干部深入第一线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新华社天津6日电 河北省易县各级干部深入第一线以后,普遍运用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的方法领导生产,收到了显著效果。
易县从今年3月推行“二五制”领导方法以来,全县共抽调一千八百二十名各级干部,采取分工包干、蹲点包干、一包到底的办法,深入生产第一线。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干部加强第一线领导的作用,中共易县县委就他们怎样通过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的问题,作了调查研究。县委第一书记石双琪在深入天宫寺公社调查时发现:因为干部工作方法不同,表现在工作效果上,却有很大差异。当时正处在抗旱浇麦、抗旱春播的紧张时期,包这个社顺和营生产队的公社党委副书记吕维新,在和群众“四同”中,非常注意抓思想教育,抓积极因素,在浇麦中,先后发动群众总结推广了“多井汇浇”、“五轮水车安摇架,用晃车抽水代替人推水车”等先进经验,全队六百八十九亩小麦,只用四天时间就普浇一遍。可是住在李郁庄生产队的公社干部史伯,工作也很积极,但只是埋头干活,催要进度数字,不注意安排工作和依靠群众总结推广群众的经验,因此全队七百二十亩小麦,虽然同顺和营生产队条件相同,苦战了五天,浇了还不到一半。从这个事实和其他县委委员了解到的类似情况中,使县委明确了这样一个问题:干部下乡蹲点,只是解决了深入工作的第一步,要更好地加强对基层工作的领导,还在于用什么方法来领导生产,怎样把群众的干劲和智慧充分调动起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委在顺和营、李郁庄召开了领导方法对比现场会议,推广了吕维新用总结经验办法指导工作的领导经验,并在贯彻“二五制”的基础上,向全体下乡干部提出了“五深入”“五具体”的工作方法(即深入群众,具体掌握群众思想情况,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深入调查研究,抓积极因素,依靠群众具体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深入生产第一线,具体帮助基层干部,提高领导水平;深入田间,通过参加生产,有的放矢地具体解决阻碍生产的关键问题;深入食堂,具体帮助安排好群众生活),并把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指导工作的方法,列为“五好”干部的评比条件,发动全体下乡干部展开了“看谁依靠群众总结经验多,推广快,领导方法好”的评比竞赛运动。在这一运动中,县委还针对部分干部对总结工作存在的“迷信”思想,采取学、带、讲、包、传、帮六字措施。学:就是发动各级干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群众的生产实践知识和经验,先当好群众的学生,再当群众的先生,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办法,指导生产;带:就是各级书记以身作则,带头总结经验,树立榜样,指导一般;讲:就是利用各种场合,用活的事实,讲解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的好处;包:就是建立写作研究小组,能写的和不会写的订立包教合同,互相帮助;传:就是请有总结工作经验的干部,传授经验;帮:就是取长补短,组织协作,互相帮助。六字措施推行后,全县很快出现了一个上至县委第一书记,下至管理区一般干部,人人深入基点解剖“麻雀”,个个动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的新局面。
为了使总结经验、指导工作的方法,紧紧围绕当地当前最关键性的农活来进行,各地采取了“党委出课题,大家作文章,上下一齐动,全力攻关键”的作法,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干部深入工作,总结推广对当前生产最起作用的先进经验,推动了各项生产高速度跃进。今年,易县的春夏作物,大部分是在异常干旱的情况下播种的,有的播种后经过几次查苗补苗,作物生长情况相差悬殊,因此在完成大田作物播种后,如何切实加强各种作物田间管理,促晚苗赶早苗,促弱苗赶壮苗,便成了当前夺取秋季全面丰产的关键。为了作好这一工作,县委向全党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开展超产赛,力争田间管理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各级下乡干部围绕这一课题,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只三天时间,全县就贴出大字报十二万张,提出各种建议一千二百多条。各级干部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同时,深入重点,解剖“麻雀”,先后发动群众总结出挖掘劳力潜力、合理使用劳力、工具改革、巧压绿肥巧追肥、改进领导方法等先进经验八十七件。县委对这些先进经验,按照重要程度、普遍意义的大小和时间性的急缓,采取多种形式,在全县或公社、管理区范围普遍推广,使全县以田间管理为中心的农业超产竞赛运动开展得既热烈又扎实。
下乡干部通过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不仅增强了对生产实践的了解,使工作越做越细致;还帮助基层干部提高了领导生产的本领。同时增强了各级干部总结工作、识别问题的能力。(附图片)
河北藁城县兴安公社正公生产队的党支部书记冯小娃(右一)正和社员们一起锄草 新华社记者 时盘棋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