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大胆创造新产品 大量生产新产品 科培仪器厂六、七两月有十八种新产品成批投入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08
第2版()
专栏:

大胆创造新产品 大量生产新产品
科培仪器厂六、七两月有十八种新产品成批投入生产
本报上海7日电 上海科培仪器厂在制成大批高级精密新产品以后,工厂党支部进一步发动群众,积极创造条件,使许多新产品迅速投入了生产。6、7月份成批投入生产的产品就有十八种。
今年年初,科培仪器厂在大搞“四化”的同时,根据仪器产品的特点,大力发动群众改革老产品的设计。全厂职工人人动手,短短四、五个月,就改革和试制成功各种热工仪器、电工仪器、电子仪器新品种和新产品四十多种。改革后的产品,有的只有原来的一半大,质量却比老产品提高了。
科培厂制成大批新产品的消息传出后,各地大批工厂企业、科学研究机构纷纷要求他们赶快供应一批新仪器,满足他们的需要。但是科培厂因为缺少一批大量生产所必需的模具、设备,加上其他种种客观原因,结果到5月底,投入生产的只有两种型号的产品。自行设计的新产品,一种都没有成批生产。
6月初,科培厂党支部召开会议,总结检查了前五个月新产品投入生产的工作,发现大批新仪器试制成功以后没有能够及时投料生产,除因工厂条件较差以外,主要是部分干部思想上依靠群众的观念不够坚定,认为试制个把新产品的样品,可以发动群众,要成批生产,发动群众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党支部批判了这种思想,并且指出:因为新产品的投入生产,涉及面较广,有些问题不是一个车间、一个小组的少数人所能解决,更需要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保证新产品迅速投入生产。
在统一思想认识后,6月初,科培厂就掀起了一个新产品成批投入生产的群众运动。各车间、小组都纷纷召开会议,把新产品投入生产的关键问题进行排队,逐个讨论,研究措施。党支部书记、厂长也深入车间和工人一起商量,找到了许多好办法。原来大家感到最困难的是模具问题。厂里会开模具的老师傅只有三个,如果生产两种新仪器,就要一百多副模具,三个人至少要忙上半年。针对这个问题,厂里组织了一批青年工人在老师傅的帮助下,边学习、边开模、边改进。经过勤学苦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会开模具的工人马上增加到十多个人。有一种高级仪器,本来要六十副模具,工人们一边加紧开模,一边把旧模具找出来加以修理,重新利用;有些人把零件的冲制工序合在一起,模具也大大减少,最后所需要的模具减少到十九副就够了。
在群众发动起来以后,看来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也都迅速得到了解决。有些工人看到自己厂里机床设备既少又老,平常生产老产品有时还应付不了,再要生产新产品,就更不够用。他们便到处打听,有人知道邻近有个工厂只开两班,设备有空,便立即派人前去接洽,利用人家空隙时间来生产高级产品。科培厂大门前不到四十米,便是一条铁路,火车每隔几分钟便要开过一次,火车一过,地面厂房受到震动,车间里的检验计就跟着一起“跳舞”,无法进行精密产品的校验工作。青年工人夏守诚根据自己的实践,研究成功了一种新方法,省掉了用检验计校验产品这个工艺,解决了这个看来不好解决的困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