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承认落后 不甘落后 猛赶先进 力争上游 天津耐火器材厂四号煅烧炉后来居上 各项指标全部超过出席全国群英会的同车间的八号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9-06
第2版()
专栏:

承认落后 不甘落后 猛赶先进 力争上游
天津耐火器材厂四号煅烧炉后来居上
各项指标全部超过出席全国群英会的同车间的八号炉
本报讯 天津市耐火器材厂油砖车间四号煅烧炉的工人们,敢于承认落后,又不甘于落后,埋头苦干,力争上游,以高速度赶过本车间出席全国群英会的先进集体八号炉,成为全市钢铁战线耐火材料生产方面的一面红旗。
四号炉和八号炉是两座条件相同而又相邻的煅烧炉,专门烧结白云石,做油砖供应各钢厂。八号炉在1959年出席过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战线的群英会;会上,经过同行业评定,产量、质量、利用系数、消耗等指标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四号炉在支援钢铁生产中立过功劳,曾被厂里命名为“青年炉”。八号炉在许多方面都高于四号炉。
四号炉的部分干部过去总是觉得八号炉和四号炉原来都是一样的,比较起来也不高明多少,因而不肯虚心向八号炉学习。今年3月间,他们经过学习毛主席的著作《矛盾论》,认识到过去看不见八号炉在各方面的进步,老是抱着以前的老看法不放,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在作怪。接着,他们到八号炉去“观战”。当时,八号炉的工人正在向炉内加料。确实料加得平,炭给得也匀……。他们认识到:过去光看见自己眼睛底下的那点成绩,看不见别人的进步,有让各个炉都赶上去的危险。共青团员、四号炉炉长田金华意识到自己确实落后了。他决定当天就开个三班联席会。会上,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决心埋头苦干一番,虚心学习八号炉,并要赶过八号炉。他们提出了“学八号,赶八号,超八号,支援钢帅立功劳”的口号,订出了赶上和超过八号炉的具体目标。
四号炉的革命行动马上得到了车间党、团组织的支持,并且派煅烧工段负责人、原八号炉炉长郭永良到四号炉介绍经验。工会和团支部还特意为四号炉在工段里组织了一次技术表演赛,集中地介绍了八号炉的操作经验。八号炉的工人也热情地向四号炉战友表示,要无私地帮助他们。这些都大大地鼓舞了四号炉工人的干劲,增强了信心。为了认真学习,他们都制订了学习规划,分头到八号炉“蹲点”,拜八号炉工人为师。为了学习加料均匀的经验,田金华一连好几天,天天都到八号炉观察工人们的操作。这天,他又跑到八号炉来“观战”,正赶上八号炉副炉长王春庭在班。他就向王春庭提出了许多技术上的问题;问了还不算,他还要求当场试验;试验完了一炉还不算,他又把王春庭请到自己的炉上做指导,继续试验,直到自己学会了为止。加料的技术掌握了,第二天上午,他就马上召开三班联席会,介绍这项先进经验,当场轮流练习操作。最后,大家又一起座谈,总结优缺点,并且把这项操作纳入了操作规程。他们就这样,看一个,学一个;学一个,用一个;用一个,就巩固一个,学习进展很快。
勤看、勤听、勤问、勤练、勤总结,四号炉工人学习先进经验着了迷。不管是在宿舍、饭厅,还是在回家的路上,只要碰上八号炉的工人,他们就不放过学习的机会。每天上下班,他们也要绕道到八号炉来看一看,学一会。大经验要学,小经验也从不放过。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5月底,四号炉按原订计划赶上了八号炉,日产量上升了25%左右。
车间党组织密切关心着四号炉的进步,就在他们赶上八号炉、人人心情振奋的时刻,车间党支部书记来到了这个小组,参加了他们的三班联席会,一方面向他们祝贺,一方面向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虚心学习八号炉的经验,赶上了他们,这很好,但是这还不够。你们能不能在学习的基础上,发扬独创精神,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经验,超过他们?”听了书记这席话,大伙人人动脑筋,出点子,很快在小组里掀起了一个“创造新纪录、创造新经验”的热潮。
埋头苦干了五个月,四号炉工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产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组三十六个人在党的领导下,互相协作,互相为下班创造良好条件,“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一股劲,一个目标,日日夜夜为钢厂高产赶制耐火材料。8月份白云石料的平均日产水平达到十九点一吨,利用系数达到二点一六,正品率达到95%以上,消耗也显著降低。各项指标全部超过了八号炉。
最近,八号炉的职工又递来了新的战表,表示要同四号炉在新的战斗中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携手前进,为钢厂供应更多的“粮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