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实现高速装卸 缩短停港时间 加速船舶周转 长江各港口开展“千吨班”竞赛 重庆交通运输部门大搞装卸机具机械化运输效率大大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1-05
第2版()
专栏:

实现高速装卸 缩短停港时间 加速船舶周转
长江各港口开展“千吨班”竞赛
重庆交通运输部门大搞装卸机具机械化运输效率大大提高
据新华社武汉电 长江全线各港口开展“千吨班”竞赛运动,大大压缩了船舶的停港时间,加速了船舶周转,从9月份以来全线船舶停港时间已压缩到一点八一天左右,低于原定一点九天的指标;各港口基本上消灭了货物堵塞现象。
“千吨班”竞赛的中心内容是:集中力量,实现高速装卸作业,每班八小时作业量突破一千吨。这个运动是黄石港职工首先发起的。
长江航运局今年的货运量、货运周转量比往年大大增加,特别是重点物资如粮食、钢铁物资的运输量增长幅度更大。为了适应运量不断增加的情况,黄石港在3、4月份提出了“工班超千”的行动口号。8、9月份,随着增产节约运动的深入展开,长江航运管理局以“能力(装卸)翻番,停港(时间)砍半,工班超千(吨),船不超天”的口号,作为长江全线港口作业的目标。自此,“千吨班”运动席卷全江。
各港都统一调度劳力,合理配置各工种,将机具设备配套成龙,实行多路作业,开展竞赛。10月上中旬,九江、铜陵、芜湖、荻港、南京、镇江、上海各港的船只停泊时间,都已降低到原定指标以下。据初步统计,全线仅9月份比8月份压缩停港时间而节约的运力即达三十六万九千二百七十二吨天,相当于增加十五条载重八百吨的驳船一个月的营运量。
“千吨班”竞赛运动的开展,促使长江全线职工的协作风格大大发扬。在汉口——上海班轮更改运行时间后,上海港做夜班有困难,武汉港又主动让出白班,自己做夜班,并保证船舶按时发航。
最近,全江已树立起三面“千吨班”红旗:中段的武汉港第一作业区,下段的芜湖港,上段的重庆港第三作业区,把“千吨班”运动进一步引向大面积丰收。
据新华社重庆电 重庆市交通运输部门在大搞装卸机械化运动中,不断突破新的薄弱环节、不断抓新机具的使用和巩固、提高、配套成龙。现在,全市已建成缆车一百四十四条,梭槽五百零八条,各种吊杆和皮带运输机、出仓机等装卸设备二万多件,彻底改变了各港口、码头、厂矿运输的面貌。车船周转时间大大缩短,车吨船吨产量都提高了两倍以上,还节约了大量劳动力。
重庆是一座山城,山多坡陡,市区被长江和嘉陵江相隔,货物装卸量很大。一种原料从产地运到工厂,要经过火车、轮(木)船、汽车等几种运输工具运输和四、五次装卸;货物从码头运到岸边装车,也要爬几十米的斜坡。因而,过去车船跑在中间、窝在两头的情况较为严重。针对这种情况,今年在开展技术革命运动中,有关单位都广泛发动群众,采用因地制宜、土洋结合的办法,大搞装卸机械化,实现上坡缆车化,下坡梭槽化,平地轨道化,空中架索道,地下掘隧道。如重庆水泥厂原来一千四百人一天运一千三百吨水泥。职工利用业余时间,突击建成五条缆车、四条梭槽以后,二百五十人每天就能运二千五百吨。各运输单位对各种货物也采用不同的机具运输,如散装物资用底开门车或漏斗配合高站台、低货位用,包装的物资采用各种输送机具运输,液体物资用管道运输。
全市主要港口、码头,基本上解决了上坡下坡的装卸运输问题以后,起舱、起岸、堆码等仍要辅以大量的人力劳动。中共重庆市委就又在全市码头、港口掀起一个“四化”升级运动,发动职工群众大造出舱机、少先吊、皮带运输机等运输机具,大建高站台、低货位,与缆车、梭槽配套成龙,建成装卸运输联动线,初步突破了成列装卸、起舱、堆码等薄弱环节。如由于江边坡陡水浅,大船不能直接靠岸,河心装卸作业多。而在河心装卸作业中使用机械最大的困难是电源问题。港务局的职工就积极设法,在一条船上同时安上了柴油机、发电机和吊杆,制成了河心装卸作业船,解决了河心作业中起舱、堆码的大关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