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在灾害面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6-03
第2版()
专栏:四川通讯

在灾害面前
朱爱群
麦收的季节到来了。一片片茂密饱满的麦子,像金毯似的覆盖着四川南充市火花公社的大地。田野上,到处是忙着收割的人群。人们的脸上,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5月8日,开始收割的第三天夜晚,社员们结束了一天的紧张劳动,已经陆续入睡了。只有公社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几位领导干部正在热烈讨论如何加快夏收夏种工作的进度问题。正在这时,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房瓦上暴发了一片咔啦咔啦的声响。“这是冰雹!”人们顿时紧张起来。
这场冰雹整整延续了二十分钟!冰雹一停,瓢泼似的大雨接踵而来。干部们冒着风雨,立刻奔向田间。借着手电筒的光,只见麦田里,大片麦秆被冰雹打断,大量麦穗、麦粒落在地上。
经过讨论,公社决定成立生产救灾指挥部;接着,干部们分别前往受灾的几个大队,领导群众进行抗灾斗争。
卫星大队是受灾最重的地方。在遭灾的第二天早上,队委会首先召开了群众大会,讨论生产救灾的办法。会议结束以后,人们立即投入抗灾斗争。
但是,一队副队长任成彦和蔬菜队队长刘元清哪里去了?到处找不到他们。当时有些人想:这两个为夺取丰收日夜操劳的人,是不是躲到一边伤心去了?!这种猜测是错了。第二天清晨,任成彦和刘元清回来了。原来,任成彦眼看小麦损失这样严重,心里一算账,决定在大春作物上弥补这项损失,问题是肥料还不大够。开完会,他没顾上打个招呼,就跑到南充市运输公司,要求他们帮助运回两卡车肥料。刘元清呢?是跑到邻近的公社,买回了三千多窝冬瓜苗、一千多株茄子秧。大家一鼓作气,把这些菜秧、瓜秧及时栽种到地里。
在整个公社里,展开了相互支援的活动。
第十大队基本未受雹灾。社员们听说受灾大队需要瓜菜苗,立即把四万多棵茄子秧、一万多苗冬瓜、蕃茄和笋瓜秧送到受灾队,还借给卫星大队三头耕牛。第八大队有部分地方受灾。但是,社员们在讨论时,一致表示:不能只顾自己,不管受重灾的。大家决定抽出五头耕牛,支援受灾较重的第五大队。
第四大队养了一批蚕,现在已进入四眠,眼看要上簇结茧。但是,这场冰雹却把这个大队的桑叶全打坏了。十大队的桑树多,原来计划再养一批夏蚕。知道四大队桑树受灾损失很大的情况后,干部和社员一起进行了讨论,决定少养一批蚕,把养蚕劳力投入田间生产;挑选了靠近四大队的桑树,让他们采桑养蚕。
当这些物资、耕牛送到受灾队时,受灾队的干部、社员都非常感动。他们按瓜菜苗的成本,付给现款;按照合理价格,结算牛工;暂时不能偿付现金的队,也把每笔账目核算清楚,约定了偿付的时间。
这些天来,一批批解放军战士、放农忙假的师生和工厂职工,高举红旗,扛着行李和农具,纷纷来到火花公社,帮助抢收抢种。国家粮食部门及时调来种子;大批化学肥料也源源的从城市运来。
田野里,人们用铁铲铲,用双手捧,收拾着撒落地上的麦子;小路上,小伙子们担着一挑挑麦捆,奔向晒场。刚收割的田地,很快就放满了水,人们又忙着插秧。只是短短五天时间,人们已经取得了抗灾斗争的胜利:全社小麦收了76%以上;中稻栽插了30%,计划补栽的瓜菜苗和四百多亩玉米已经全部补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