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采取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办法壮大医疗力量 黑山县为农村培养初中级中医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04
第4版()
专栏:

采取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办法壮大医疗力量
黑山县为农村培养初中级中医师
本报锦州3日电 辽宁省黑山县组织中医采用传统的带徒弟方法,积极培养新型的初、中级中医师,壮大农村的医疗力量。五年来,已带培学徒二百三十六名,其中六十六名已在去年9月出师,今年第三季度还将有四五十名出师。
中医带徒弟是传统的培养中医新生力量的方法。黑山县从1956年第三季度便开始组织中医带徒弟。当时全县医师数量不能满足需要,而占医生总数80%左右的中医又多是年迈体衰。为了迅速培养新生力量,继承与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在接受国家输送的新的医务人员和培养提高现有中西医的同时,通过组织选派和中医带徒弟的方法,在1956年、1959年和1961年先后招收三批知识青年学习中医和中药。这些学徒在老师愿教、徒弟愿学、家长愿送、医疗单位愿培养的原则下,自认师徒,并签订四角合同,明确徒弟、老师、家长、单位的义务,以保证老师教好,徒弟学好,家长和单位共同帮助师徒教好和学好。这些徒弟在五十多个医疗单位中,由七十多位有带徒能力的优秀中医培养。许多中医老师都结合临床,热心讲解病理和治疗方法。有的老中医还把自己积累起来的秘方、验方,教给学徒。像无梁殿中医李少辰把医术和自己临床经验结合起来,给学徒编写讲义,又有理论又有实际经验,学徒领会得较快。县医院中医梁鸣山经常在晚上把徒弟找在一起,讲解疑难病例,传授针灸方法,直到徒弟明白为止。新立屯中心医院中医马骥臣不仅用自己在旧社会学艺的艰难来鼓励徒弟好好学习,还把自己多年来积累起来的治疗胃病等验方全拿出来,教给徒弟。县医院中医赵云樵在学徒出师之后,还常帮助解释疑难问题。
为了让徒弟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辅助口传心授的不足,县有关部门又制订了系统学习中医经典理论的计划,并组织徒弟学习一部分西医基础知识(如生理、解剖、应用药物等)。在系统学习理论和随师口传心授相结合当中,黑山县采取了长期把徒弟集中起来,由有医学理论修养和临床经验丰富的二十多名中医分别系统讲理论,而后分散开来跟医师一起学习,实践,做到边学、边做,使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如在讲了“四百味”、“汤头”、“脉学”、“金鉴”以后,不仅要徒弟熟读、会背、会讲,还要到药房去认药、取药,给患者切脉,提出诊断意见,试开汤头,请老师审核。此外,还组织学员到各地去治疗季节多发病,使之有更多的临床实习的机会。
为了使这些学徒成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既有理论修养又有实际医疗技能的新型中医,学徒所在单位的党组织还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除了吸收他们参加各项政治运动以外,还对他们进行了中医政策,以及尊师的教育。
在1956年招收的一百多名徒弟中,经过四年学习以后,由县的中医带徒工作委员会统一考试,经医师、所在单位的党政和县卫生科三方面共同核实,已有六十六名品学兼优的徒弟,在去年9月结业出师。这些出师的学员,绝大部分被分配在农村工作。很受农民欢迎,成为农村医疗工作上一支活跃的新生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