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加强企业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04
第7版()
专栏:

加强企业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实行企业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这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企业中的具体运用。实行这项制度以后,几年来企业党的组织保证了党的方针、政策在企业中的认真贯彻,已经进一步成为统一领导企业一切工作、团结广大职工的坚强核心,并且学会了也成功地进行了对企业的生产、技术工作和群众运动的领导,使企业生产日益增长,管理工作日益完善。当然,实行这项制度中的若干具体方面的经验,还有待于认真总结提高,使之完善起来。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更好地加强以厂长负责制为中心的企业行政领导工作、健全企业的生产指挥和工作秩序的问题。
工业企业的中心任务是生产,是向自然开战,因此不能没有集中的领导和正确的指挥。现代化大企业是一个高度严密的生产组织,生产连续性很强,要组织成千上万的人从事分工协作,要进行紧张的有节奏的生产和各种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更需要一个集中的执行统一指挥和管理的机构。正像军事上多兵种作战不能没有一个集中的指挥中心一样。担任企业生产指挥的司令部,就是以厂长为首的行政组织。实行厂长负责制,就是把以厂长为首的企业生产“司令部”的工作健全起来,保证对企业生产的指挥能够得心应手,使整个工厂的生产正常进行。
企业的行政工作,是在企业党委的统一领导之下进行活动的。因此,加强厂长负责制度同加强党的领导是统一不可分的,更不是绝对对立的。生产行政工作是企业中党的全部工作中一条最主要的战线,在这条战线上要有一支强大有力的“方面军”作战,才能胜利地实现党的任务。如果在企业中没有足够健全的行政工作,事无巨细,都放到党委会议上去讨论决定,或是由各级党的组织亲自去指挥生产和处理日常具体业务,其结果既不会有切实有力的日常生产领导,也不会有健全的党的集体领导。党的组织忙于具体经济事务,必然会影响对重大问题的解决,放松思想政治工作,降低党的领导作用。所以在党的集体领导下,切实加强行政厂长的负责制,把生产指挥这一个重要方面加强起来,就可以使党的组织集中精力去注意一些更重要的问题。这样做,正是充分调动企业行政组织这一支广大的队伍来贯彻执行党的政策、方针和党的有关决议。其结果,显然是党的领导的加强。
在企业中,厂长的行政职责是有规定的,在行政业务工作的范围内,厂长根据国家既定计划、上级党和上级行政的指示决定以及本企业党委的决议,有责任并且有权力运用企业内的人力、物力、资金,来组织生产和处理日常业务工作中的一切问题。为了正确地建立和健全厂长负责制和行政领导工作,我们认为当前必须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实际工作问题。
首先,企业党委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完全遵守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注意实行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要正确划分工作中哪些是带有方针原则性的和重大的问题,哪些是一般行政业务工作。对于各种工作,作出统筹安排,分头委托各方面去办。该集中的要集中,该分散的就适当分散,不要揽得太多
(当然也不应放任自流),以发挥行政组织的积极性。企业党委在日常工作中还要有计划地加强行政工作这一条战线的作战能力,大力加以领导、支持和帮助。凡是符合党委决定而由厂长发布的指示命令,党委都要积极支持,同时应该教育下级组织认真执行,并且通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来保证行政任务的完成。党委要积极帮助行政干部提高工作能力,改进领导方法,克服工作缺点。
其次,要注意明确企业行政部门和厂长的职责与权限,不断提高行政干部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使他们有条件能够独立负责地和有效地处理和决定问题。应当指出,现在有少数担负行政工作的同志由于不能正确地区别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和个人独断专行的界限,有时不敢独立负责,不敢大胆决定问题,这是不必要的。实际上,企业中的厂长有职有权来处理生产行政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并不等于个人独断专行。现在企业内执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度。厂长要执行党委多数作出的决议,对党的领导机关负责;同时,在以厂长为首的行政系统里,也要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有些行政工作,要通过行政会议的形式由厂长、副厂长、总工程师共同决定。在厂长领导下,由副厂长、总工程师具体分工领导生产、技术、财务、后勤和生活、教育等工作。厂长要想做好工作,既要统筹全局,又要善于发挥副职、技术人员和行政组织的作用,不能脱离行政组织,事事个人包办。因为在组织庞大、任务繁多的企业里,个人单人独骑,是无法实现真正“负责制”,也是违反管理企业的客观规律的。担任行政领导工作的同志,要从思想上把这一区别明确起来。应当在党的领导下,依靠群众,积极负责地完成党所委托的行政任务,把企业管理好。
第三,为要把企业行政工作健全起来,改进生产指挥工作和工作秩序,就要建立集中统一的有权威的生产指挥系统和指挥制度,要健全各级行政组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企业的生产指挥必须统一,不能采取多头指挥的方法。在企业中,厂级、车间、生产小组(或工段)三级,是企业的生产指挥系统,全厂都要统一服从厂部的指示和命令。企业工作,要有严格的纪律。生产计划、技术组织措施等等,在未决定之前,可以充分经过群众讨论,一经决定以后,就要一律遵行。要实事求是地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各级生产责任制度,从生产第一线到科室和后勤部门,都要人人有专职,事事有专责,各人把自己该管的事办好,不允许推卸责任。为了巩固责任制,除了加强职工的责任心之外,还要有具体明确的奖惩制度。只有全企业上上下下都普遍建立了责任制,厂长负责制才有坚实的基础。
第四,为了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度,还必须把科室工作健全起来。科室是企业的参谋部,他们按照一定的分工,担负着生产、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管理职能,在企业管理上有重要的作用。厂长要做好领导工作,必须发挥这个参谋部的积极作用,使他们深入生产实际,掌握起企业各方面的工作情况,收集必要的资料,协助领导做好生产和管理工作,并且使科室工作和职工群众的生产活动与群众管理活动普遍地结合起来。
(原载北京《前线》1961年第14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