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一个铁弯头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03
第6版()
专栏:

一个铁弯头的故事
徐健
芦沟桥事变后不久,党派我和李仁同志去开辟安新县第三区抗日根据地。根据党的指示,我们首先要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救国团体,特别是从敌人手里夺取武器,武装群众。
那时敌人白天时常扫荡,我们只好在夜里进行活动。我们利用各种方式向群众反复宣传党的抗日救国十大主张,这样,不到几天,我们就发动了三十多个爱国青年,组织了一支白洋淀抗日游击小队。
当时白洋淀附近一带的村庄,抗日工作比较活跃的要算是何庄子。这何庄子四周被深水芦塘环绕着,水路很方便,敌人曾几次围剿这个庄子,但是每次都失败了。
一天夜里,我们游击小队正在开会研究除奸工作,忽然有一个老乡慌慌张张,上气不接下气地报告说:敌人来了!敌人来了!我当即唿的一下把油灯吹灭了。
“来了多少?”我急忙地问。
“四个!”他答,“大概又是催粮要钱来了。”
随后他又向我们报告了一些其它方面的情况。我们一商量,立即将这三十多人临时分成了三个队,分别乘五只小船出发。
夜晚,半空中除了时而传来“啾啾[jiū]”的水鸟鸣声外,什么都听不到,静极了。十五的月光,普照着整个白洋淀,使白洋淀显得格外清朗。
“唿啦!唿啦啦!”忽然隐约传来了小船的荡水声。我用胳臂肘撞了几下身边的李仁同志,李仁同志向我点头示意。不多一会儿,我轻轻地探出头去仔细一看。嘿,一条小船上载着几个黑魆魆[xū]的家伙正向我们这边划来,有的嘴里还叼着香烟呢。大家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大约距我们还不到十丈远,我立刻拉开了嗓子喊道:“正前方有敌人,第一连……第二连……第三连……”接着,李仁同志挥舞着战刀叮当地响了几下。我紧紧地握住了手枪,又向敌人喊道:“我们是八路军,宽待俘虏,缴枪不杀。”随后,几个箭步奔上前去,举着手枪对准了船上这几个家伙的胸口。
本来嘛!当汉奸的没有一个不胆小怕死的,经我们这样一诈喊,早把他们吓得魂飞胆裂。这时对面埋伏的小杨同志,上去二话没有说,就去夺蹲在船头上的一个汉奸手里的手枪,只听得“砰”的一声响,另外那几个家伙听见枪声响,以为是我们开的枪,见势不妙,立刻告饶:“缴枪!缴枪!”一个个举手投降了。
我们把这几个家伙,用草绳捆起来,这白洋淀就成了我们审判汉奸的法庭。审讯完毕,小杨同志特意把我用红绸布裹着的手枪和李仁同志的战刀摆在他们的眼前,让他们看。
你道这手枪和战刀是什么,原来手枪是一个门闩上的铁弯头,战刀是一个闪光发亮的大气管子。汉奸看到以后,一声没吭,只是彼此觑[qù]了几眼,似乎是在悔恨、埋怨,随后腮帮子动了几动,似乎是咬了咬牙,就无精打采的低下了头。
原来刚才“砰”的一声枪声,并不是我们放的,是蹲在船头上的那个汉奸手里提的那支手枪,有一个顶门子弹,在小杨猛然去夺他的枪的时候,不小心走了火。而胆小怕死的汉奸以为是我们开的枪,猛一惊,就乖乖举手投降了。
这一次,是我们第一次和敌人面对面斗争,旗开得胜,我们一次就缴获了汉奸的四支盒子枪,二百八十颗子弹。
鸡叫了,东方渐渐呈现出乳白色,我们押着这四个俘虏,我和李仁同志荡着小船头前领路,每个人带着胜利后喜悦的心情,迎着朝霞回村去。
〔宋振宁 整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