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乐从何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07-06
第2版()
专栏:

乐从何来?
林晰
在秋风急雨中抢收线麻,在八月闷热的天气里担粪追肥……,这些艰苦的劳动,对刚刚参加农业生产的知识青年来说,确是“苦”事。但是,栗心河经受住了考验。
艰苦是同幸福联系在一起的。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了将来的幸福而自觉地吃“苦”——这就是栗心河以农为乐的思想动力。
当他同大家一起冒着大雨把集体劳动的果实抢收回来,当他战胜了害怕粪水沾污自己裤腿的思想之后,他就真正的取得了农民的称号,他怎能不从内心发出笑声?
× × ×
有人对栗心河说:知识青年参加农业劳动,是拿大炮打苍蝇——白浪费。是这样吗?不,完全不是这样。栗心河在生产实践中深深体会:他在中学学的知识大都能用上;如果同农村发展的光辉前景比较起来,他的知识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因此,他在劳动、工作之中,也在劳动、工作之余勤奋自学。
面临着我国农业技术革命的伟大任务,知识青年大有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它是一个学习生产斗争知识、阶级斗争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广阔的天地。
× × ×
为什么地主要宣传富人、穷人是天生命定的宿命论?为什么依靠贫农、下中农就能够把生产和阶级教育推动起来?……新社会里成长起来的栗心河,最初是不懂得这些道理的。
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阶级观念和阶级感情,这对栗心河来说,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栗心河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成长起来,他受到群众的爱戴,终于能够担当起一个大队的领导工作。
× × ×
从城市到农村、从学生到农民,从农民到生产队长,到一个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初中毕业生栗心河锻炼成长的过程,为广大的知识青年树立了榜样。
暑假来到了。升学、就业的问题提到应届毕业生的面前。为了做有益于国家、人民的事业,只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升学是愉快的,同样,参加农业、工业、商业、服务行业的劳动也是愉快的。
愉快的心情,取决于对劳动的看法。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让每个人在各条战线上施展自己的本领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