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更好地反映当代生活和斗争 广东八个地方剧种会演现代戏 武汉市演员总结下乡演出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2-11
第2版()
专栏:

更好地反映当代生活和斗争
广东八个地方剧种会演现代戏
武汉市演员总结下乡演出经验
据新华社广州十日电 广东省八个地方剧种的二十五个剧团最近在广州会演了他们近年来为农民演出的优秀剧目。
来自全省各地的粤剧、潮剧、琼剧、话剧、山歌剧、花朝戏、采茶戏、花鼓戏剧团演出的二十八个现代题材剧目,反映了广东农村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也反映了革命斗争历史。会演剧目中还包括一些新编历史剧和传统剧目。
观摩这次会演的戏剧工作者在座谈中认为,这次会演的现代题材剧目集中反映了广东省现代题材剧目创作和表演的思想性艺术性不断提高,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粤剧、潮剧剧团演出的《红花岗》、《江姐》、《夺印》、《山乡恩仇记》、《红珊瑚》、《滨海风潮》、《两个队长》等十六个现代剧,是这两个剧种近年来在表现现代生活方面的新收获。著名粤剧演员红线女、罗品超等演出的描写广州起义的《红花岗》,不仅从内容看是对长期演出历史剧的粤剧的一个重要发展,而且对粤剧的表演程式也大胆地进行了革新。过去潮剧演现代剧也比较少,这次广东潮剧院一团姚璇秋主演的《江姐》,受到观摩代表的好评,并且为市民举行了公演。
据新华社武汉十日电 武汉市许多艺术表演团体的一千多名演员最近在总结下乡演出的经验时普遍认为,农民对现代题材文艺作品的强烈要求,使他们对戏曲反映现实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今年以来,武汉市十多个戏曲团体组成了十七个演出队,前后两次上山下乡,历时五个多月。他们先后在四十二个县为一百二十多万农民观众演出了一千三百多场。几个月的演出实践证明,农民不仅喜欢优秀的历史戏,更喜欢富有教育意义、情节生动的现代戏。这些演出队带下乡的节目,除少数优秀的传统剧目以外,大部分是反映农村现实生活和以革命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剧目。这些具有一定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的戏在农村演出以后,反应非常强烈,台上台下常常引起共鸣,干部和社员普遍说许多戏使他们“擦亮了眼睛,受到了教育”。许多演出队走到哪里,哪里的干部和群众都点名要看现代题材剧目,说:“现代戏看了‘过瘾’。”
农民热爱现代戏的盛况使导演、演员们进一步体会到反映当代人民的精神面貌,表现当代的生活和斗争,是革命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任务,他们创作演出现代戏的决心更大了。许多演出队在农村演出期间就积极搜集素材,准备创作新的现代题材剧目,仅说唱团在下乡期间创作和编写的新曲目就有四十多个。汉剧著名演员陈伯华在农村演出期间注意熟悉农民的劳动生活,并且一次再次地观摩青年演员们主演的汉剧《赵玉霜》。她回到武汉后,就参加了这个戏的演出。
演员们还进一步体会到:要演好现代戏,必须和劳动人民进一步结合,加强无产阶级的思想感情。京剧著名武生高盛麟原来认为演好现代戏主要是技术问题,经过在农村生活三个月以后,他进一步认识到最重要的是演员的阶级感情和生活体验问题。他在农村扮演《白毛女》中的杨白劳时,便以这种新的感受,安排了新的唱腔和动作,群众反应很好。
(附图片)
左图:北京京剧团演出的现代戏《地下联络员》的一个场面。剧中人阿庆嫂由赵燕侠(前右三)扮演。
新华社记者 钟巨治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