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老树”新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3-13
第2版()
专栏:

“老树”新花
比学赶帮的热潮兴起之后,年近花甲的陶昌禧有几天显得格外兴奋和激动:他就要踏上远途,随着重庆取经团到分别三十多年的上海故厂重新拜师学艺去了。
重庆南岸皮革厂的这位做皮鞋楦头的老工人,如今已经有四十多年的生产经历了。在四十多年里,他学了一身的好功夫,平时用斧子砍木楦头,一斧子想砍三分,就不能砍二分九,是重庆市制楦工人中的第一流名手。
当他跨进自己对口学习的工厂——上海楦头木跟厂的时候,一股悲喜交集的心情顿然袭来。几十年前,他就在这个当时还是资本家开设的小厂里度过了自己苦难的学徒时代,虽然自己勤学苦练学成了一手好手艺,但是最后还是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离乡背井,千里迢迢地跑到重庆谋生。现在,当他在分手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重回到这个厂的时候,一切旧的景象都不见了。这里的生产规模比当初扩大了好几倍。在车间里,飞速旋转的机器代替了当年的斧子、刨子等手工工具,掌握机器的工人,绝大部分都是陌生的年轻人。在机器飞转声中,陶昌禧感到自己掌握的用手工砍楦头的技术落后得太远了。
听说陶昌禧要学习用机器制楦头的技术和楦形设计,上海楦头木跟厂的领导干部商量着找了一个技术较好的年轻工人陈太富来负责教他。论年龄,陈太富整整比陶昌禧年轻三十多岁;论辈分,陈太富的师傅的师傅,恰恰是陶昌禧的师兄弟。这样的巧遇,真是难坏了上海厂的领导和年轻的师傅。但是,当厂长转弯抹角地把这种情况告诉陶昌禧的时候,陶昌禧爽朗地笑着说:“能者为师嘛。如今年轻人手上有新技术,脑子里有新思想,是我的好师傅。不管是第三辈、第四辈,我保证虚心学习。”事后,陶昌禧还怕年轻的师傅不好意思,又主动找去同他订立了一份师徒合同。
陶昌禧拿了几十年斧子的手,开始一接触机器就遇到了很大困难。他看到陈太富拿起楦头毛坯,在砂轮机旁有节奏地上下左右地飞速旋转着,十分灵活,一会儿就磨完一双;然而自己的双手却是那样笨拙,不是这边磨多了,就是那边磨少了。陶昌禧像一个用功的小学生一样,紧紧盯着陈太富的双手,研究他的秘诀。年轻的师傅也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全部拿出来,帮助陶昌禧克服这一个困难,但是,都不行。
“唉!年纪大了,骨头硬了,真不容易。”晚上,陶昌禧回到旅馆里自己暗暗地着急。他想:自己不仅是全厂来上海学习的代表中唯一的制楦工人,也是重庆市制鞋行业中的第一人;而制楦的效率低,楦形不够美观,恰恰是南岸皮革厂这个先进工厂的薄弱环节,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呀!他一边摸着自己的胡子,一边考虑着。忽然,他想到,理发师刮胡子手腕那样灵活,还不是锻炼的!于是,他就随手拿起身边装老花眼镜的盒子,模仿着刮胡子的动作,一次又一次地晃动起来,锻炼自己的手腕关节。夜深了,旅馆里熄了灯,陶昌禧仍然坐在床上被窝里,像耍魔术似地扭动着自己的双手。
就这样二十天过去了。他的刻苦练习和年轻师傅的尽心教导产生了效果。陶昌禧的手腕越来越听话。他已经做到像自己的年轻师傅那样得心应手地操作机器了。一个多月后,他不但学会了使用机器,也学到了改进楦形设计保证皮鞋更美观、更合脚的新技术。
老经验加上新技术,老树开了新花。他把自己设计、自己制作的一双出师产品,送到上海第一制鞋厂鉴定,厂长和工人立即指出这双楦头设计得好,不但美观大方,而且非常适用,很快就要求制楦工人开始生产这种形式的楦头,准备在全厂大批采用。
如今,陶昌禧从上海学回的新技术,不仅成了这个厂全体制楦工人的财富,而且传播到厂外的许多兄弟单位去了。
(据新华社重庆十一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