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身在码头 胸怀祖国 放眼世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8-07-16
第3版()
专栏:

身在码头 胸怀祖国 放眼世界
天津港装卸工人 杜学良 唐志文
看了北京京剧团演出的革命现代京剧《海港》,我们感到特别亲切。它把我们码头工人的斗争生活搬上京剧舞台,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回。这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他老人家对我们海港码头工人的最大关怀,最大鞭策。让我们千遍万遍高呼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海港》这出戏,是江青同志亲手培育的样板戏,是无产阶级新文艺的明珠。戏中成功地塑造了社会主义时代工人阶级的崇高形象。戏中的方海珍同志真是我们的好书记;高志扬同志真是我们的好组长,老工人马洪亮真是我们的好伙伴。这些英雄人物的一言一行都表达了我们码头工人的豪情壮志。生动地反映了海港码头上的斗争生活,真实地表现了我们码头工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为支援世界革命人民的崇高品质;它形象地表达了我们身在码头,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
戏中的英雄们,遵照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教导,把平凡的装卸工作,看作是支援世界革命的国际主义义务。在他们的心上,这一包包一件件,都紧连着世界风云。方海珍、高志扬发现散包事故以后,他们想的是祖国的荣誉,想的是支援亚非拉革命人民。他们立即集合全组同志追根寻源,连夜翻仓,把两千包小麦逐一查清。后来又发现散包小麦已错当大米装上驳船开往吴淞。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高志扬又不顾雷雨交加,冒险出海,追上驳船,调回散包,胜利地完成了援外任务。
看了这出戏,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回想起旧社会,我们码头工人受尽了“三座大山”的压迫,被人叫作“臭扛大个”的。我们整天背、搭、拉、扛,还是愁吃愁喝。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把我们从火坑里救了出来,我们当了家,做了主,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已经获得革命胜利的人民,应该援助正在争取解放的人民的斗争”。中国赫鲁晓夫却和毛主席唱反调,大肆鼓吹“三和一少”的谬论,胡说什么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各国反动派要和,对民族解放斗争的国家援助要少。妄图让我们跟敌人和,跟亲人疏。我们海港码头工人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反对。我们坚决把他这套鬼话揭穿,批深批透!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赫鲁晓夫及其代理人,妄图把我们天津港变成“死港”,来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破坏我们对全世界革命人民的支援。但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码头工人,山再高也能搬,海再深也能填,千难万险挡不住。在毛主席他老人家亲切关怀下,在解放军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顶住了歪风,战胜了恶浪,粉碎了一小撮阶级敌人的破坏阴谋,保证了援外任务顺利完成。自从海港的红色政权——革命委员会建立后,革命形势越来越好,生产月月上升,六月份创造了建港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我们胜利完成了支援世界人民的战斗任务,给了中国赫鲁晓夫又一记响亮的耳光。
《海港》中的英雄人物,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狠抓阶级斗争,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的大批判,彻底批判中国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路线,坚决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建设社会主义、为支援亚非拉人民反帝反修斗争,贡献我们的一切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