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贫下中农要全面占领农村教育阵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11-08
第3版()
专栏:

贫下中农要全面占领农村教育阵地
吉林省东丰县那丹伯公社屏风大队革委会用毛主席“一分为二”的观点,检查了前一段的教育革命工作,找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组织学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在校外遇到了一些阻力。有的生产队嫌学生干活质量差,不让学生在队里劳动。又如,学生在学校里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社会上却有人宣传“甜瓜蜜枣,谁见谁咬”,怂恿学生摘生产队的瓜果梨桃。
屏风大队的贫下中农认识到,这是在教育革命逐步深入的形势下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十几年来,大叛徒刘少奇为了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疯狂反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分割校内外教育,使二者对立起来,造成了家长把孩子推给学校,学校只管课堂上教,生产队对教育根本不过问的局面。实际上学生每天在校时间并不长,以屏风小学最高年级为例,每天也只有四、五个小时的功课,他们在校外的时间要比在校内长得多,接触的人要比校内多几倍,社会上封、资、修的思想不通过讲台,不写在黑板上,照样能侵蚀孩子们的思想。如果不把校外教育阵地占领下来,改造过来,它将成为教育革命的障碍,并冲击学校的教育革命。
为了全面把文化教育阵地牢固地占领下来,用毛泽东思想把它们改造过来,更好地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屏风大队革委会经常学习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讨论学校教育革命的问题,在安排、检查工作的时候,同时安排、检查占领校外教育阵地方面的工作。
贫下中农全面占领农村教育阵地,是一场大革命,必须放手发动群众参加。在大队革委会的发动下,广大贫下中农都把全面占领教育阵地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联系起来,把教育下一代同夺取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最后胜利联系起来,人人都自觉地关心教育下一代。四年级有个学生,是二队老贫农文绍章的儿子,他经常旷课、迟到、早退,不好好学习。二队的贫下中农知道以后,人人见了人人管,田间、地头、井边、树下,可以经常看见老贫农同他谈心。没有多久,他就变成了学习刻苦、遵守纪律、爱护小同学的红卫兵班长、五好学生。他的母亲逢人就讲:“过去我愁得没办法,寻思这个孩子没出息了,这回在贫下中农教育下,他的心窍开了,毛主席思想的阳光把他的心照亮了。”
在广大贫下中农充分发动起来的基础上,屏风大队六个生产队先后建立了教育革命小组(三人组成,组长由政治队长兼任)。小组在大队教育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经常地向本队贫下中农宣传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批判大叛徒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协助驻校贫下中农代表对教师进行再教育,反映贫下中农对整顿教师队伍、改编教材等问题的意见;加强校内外的联系,使学校、家庭、社会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活思想,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协助学校开展校外活动,如宣传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吸收学生参加本队的讲用会、批判会、忆苦思甜会,组织学生进行两条路线斗争史的调查等等;对“娃娃班”(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实行政治领导,负责选派教师,并从学龄前儿童的特点出发,布置革命的教学内容。
贫下中农全面占领农村教育阵地,出现了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新高潮。据六个生产队统计,教育革命小组成立以来,生产队吸收学生参加的讲用会、批判会、忆苦思甜会有二百一十多次。毛主席最新指示一发表,学生宣传小分队立即学习,立即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另外,出现了为革命读书的新风尚。贫下中农全面占领教育阵地,也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斗、批、改。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