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2-11
第4版()
专栏:

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
一九七一年春天,浙江省江山县峡口水库东、西干渠全线破土动工。开山打洞,炸药供不应求。后勤组仓库的八个民工,心里很焦急。他们想:自己有一个炸药厂该多好啊!
水库指挥部党组织了解到他们的心情,决定让他们创办炸药厂。胡正根等八位同志得到这个消息,又高兴又感到担子重,就在工地上谈开了。他们摆了许多有利条件,也摆了一些不利因素。谈来谈去,一致认为最大的障碍是思想上怕“画虎不成惹人笑”。
领导同志分析了他们的思想情况,组织他们学习了《实践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毛主席的教导,鼓舞了他们的斗志。会后,他们就三三两两把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在一起,并作了试验。看到闪闪发亮的火花,听到劈劈啪啪的爆炸声,青年小伙子高兴得蹦起来。接着,他们又向当地社员借了石臼、石磨,砌了一个烘干炉,炸药厂就这样办起来了。
共产党员毛文亮曾在化工厂做过工,成了炸药厂唯一的老师傅。在他指点下,磨呀,烘呀,第一批成品很快就出厂了。可是,因为原料磨得不细,全部成了废品。这时,他们没有灰心,把原料磨了又磨,研了又研。满以为这一次可成功了,拿到开山组一试,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哑巴”,有的虽然响了,但爆炸力很小。有个别人挖苦他们说:“泥腿子想造炸药,真是买帽子不想想头。”真的是“泥腿子”不能造炸药吗?
夜深了,工棚里还亮着电灯,炸药厂的八个同志围坐在一起讨论“怎么办?”小徐说:“第二次我们改进了料粗的缺点,效果就比第一次好,这说明失败中包含着成功的因素,但还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它。只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就能逐步获得正确的认识,变失败为成功。”小徐的发言,大家都觉得有道理。有的同志连忙打开了毛主席著作,看看毛主席是怎样说的。学习小组长引导大家读了《实践论》中的一段话:“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大家都觉得小徐的分析符合毛主席的教导,决心继续进行试验。果然,第三次就收到较好的成效。就这样,试验了十多次,炸药终于试制成功,日产炸药四百多公斤,保证了整个水库工程的需要。他们丝毫没有满足,继续进行降低成本等种种试验,受到广大民工的一致称赞。
峡口水库工程队政宣组
江山县委报道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