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迈步在又红又专的道路上——记苗族学员龙玉山为革命刻苦学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2-12
第4版()
专栏:

  迈步在又红又专的道路上
  ——记苗族学员龙玉山为革命刻苦学习
春福阿爹得了鼓胀病,在龙玉山精心治疗下,恢复了健康。这件事轰动了整个寨子。贫下中农高兴地说:“我们米垛苗寨的第一个大学生,象腊尔苗岭的杉木一样,长得真快!”
一九七○年九月,龙玉山从湘西凤凰县米垛苗寨到湖南中医学院学习。到了学校,阿爸对他讲的那件事一直牢记在心里。那是一九四五年,腊尔苗岭瘟疫流行,无医无药的苗寨,家家有病人,寨寨有哭声。龙玉山住的小小米垛寨,就有四十八个阶级兄弟被夺去了生命。……解放后,苗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文化大革命以来普遍推行了合作医疗制度。为了迅速改变苗寨缺医少药的情况,党又把他送进了新型的医科大学。龙玉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为人民服务。
业务学习开始了。对于只有高小文化、连汉话都不太懂的龙玉山来说,困难真是不少。老师讲课他记不上笔记,书上中医名词术语一大堆,他看不懂。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吓倒他。他把不认识的字,写在本子上,画在手心里,见到谁就问谁,一直到弄清为止。学习“方药”课时,要在短时间里,弄清四百多味中药的治病原理,记住它们的名称、形状、性能、功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尽快掌握“方药”课的内容,他利用课余时间跑到标本室,把保色标本、腊叶标本与商品标本对比起来辨认。有时跑到药物苗圃对照盆栽原植物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他把一些常用药物的性能、用途编成口诀背诵记熟,很快掌握了二百多味常用中药。
看到龙玉山这样刻苦学习,同学们都很感动。但是,也有个别人好心地说:“小龙,业务学习抓得这样紧,不怕‘转向’吗?”龙玉山想起家乡因病不能干活的春福阿爹,深深地懂得,作为一个革命医务工作者,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还要象白求恩同志那样,对技术精益求精。所以他回答说:“为革命努力钻研业务,正是坚持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统一,正是坚持了正确的方向。”
为了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医疗技能,他勤学好问,不放过一个疑难问题,而且很注意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次,外科教师讲到胸部外伤产生“矛盾呼吸”时,他没听懂,晚上找老师再给他讲一次,回来后他又联想起与“矛盾呼吸”相类似的其它病症,查阅了有关资料。第二天,他向老师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收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经络”课的内容比较难懂。他不以老师所讲的内容为满足,课余还借阅很多参考资料,把已经学过的人体解剖学和其它医学知识同经络课联系起来研究。他画了一个人体解剖图,把主要的经络名称、特点按部位注在图上,寻找经络穴位与人体神经系统的联系。深夜,同学们都入睡了,他还在灯下对照人体解剖图,在自己身上按照经络循行路线划线、点穴、扎针。他把书本理论和自己的亲身体会结合起来,对针灸学利用针刺协调神经功能,调动人体内在积极因素,增强体力抵抗素质的防病治病原理,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在学习中,龙玉山不仅认真刻苦地学习医学理论,而且重视医疗实践,实行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临床阶段学习中,他有空就到病房打扫卫生,为病人端茶送水,和病人谈心,询问他们的发病史和治疗史,过去服过一些什么药,效果如何,注意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一次,医院收进一位患颈后痈的病员,他一边精心护理,一边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同时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治疗方案。在老师和医生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人痊愈出院了。他深有感触地说:“只有理论和实践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融会贯通。”
龙玉山坚持又红又专,为革命刻苦学习的精神受到同学们的称赞。他决心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继续前进。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