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集中力量领导农业 四川彭山县粮食产量连续三年超《纲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2-10
第3版()
专栏:

集中力量领导农业
四川彭山县粮食产量连续三年超《纲要》
中共四川省彭山县委认真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在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连续三年超过《纲要》,年年增产。一九七二年粮食平均亩产八百六十四斤,总产量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提高了百分之五十点四;棉花总产量提高了百分之四十八点七。
彭山县委在总结全县农业学大寨运动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切实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他们选了五个不同类型的大队作为县委的基地,县委除留一人在家处理日常事务外,其余委员带领县委机关干部分别蹲在五个点,定期碰头,互通情报,统一指挥,分散活动。做到问题在下面发现,会议在下面召开,典型在下面总结,经验在下面推广。
彭山县委在加强对基层工作的领导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了对基层干部、社员群众进行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教育,引导干部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农业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入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忽视农业的错误倾向。观音公社革命大队有的干部在农忙季节也抽调大量劳动力外出搞不利于农业的副业,农业生产第一线劳动力不足,种下的庄稼管理不善,产量很低,成为后进队。去年,县委一个副书记到这里蹲点调查,发现这个问题后,组织干部联系实际开展革命大批判,总结经验教训,把主要的领导精力和劳力、资金集中到农业生产上,使全队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彭山县委的领导精力集中在发展农业上,经常深入农村,党的各项政策落实得比较全面、比较扎实。他们不仅纠正了违反党的政策的某些做法,还针对基层干部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路线觉悟,增强政策观念,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县委一个副书记在新民公社光辉大队蹲点调查中,发现政策不够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队里的干部路线觉悟不高,是非界限不清。针对这种情况,他帮助党支部举办干部学习班,组织他们学习党在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的有关政策,分清政策界限,弄清执行政策与改造世界观的关系,克服私心杂念,提高政策水平,坚持正确的做法,纠正错误的做法。政策落实了,群众情绪高,广大贫下中农与干旱斗,与寒潮斗,大灾之年夺得了农业丰收,集体副业收入也有增加。
彭山县委深入基层,和广大群众同甘共苦,进一步发扬了艰苦奋斗的好作风。他们十分注意节约行政开支和其它非生产性费用,不搞楼、堂、馆、所,把资金集中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县委考虑机关宿舍较少,曾经打算用七万多元修建两幢住房。后来通过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很大教育。他们认清了:农业要加速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干部宿舍可以调剂解决,暂时可以不盖。县委还坚持集体审批,共同把关,严格控制一切非生产性开支。最近,有关部门向县委报告,要求拨款六万多元把县城街道改建为柏油路面。县委经过集体讨论没有批准这项开支,并且耐心地对有关干部进行教育。去年,全县共节约非生产性开支十七万多元,用于农业生产的资金比一九七○年增加百分之三十七。
随着县委领导作风的改进,大大密切了干部和群众的联系。过去,县里的干部到生产队以后,群众说“你们下来了!”现在到了生产队以后,群众把干部当作自己的亲人一般,亲切地说“你们回来了!”群众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县委领导成员能够直接听到;许多问题能及时解决。在县委带动下,各公社党委成员也带上公社干部,搬铺盖到队里住,对生产队的领导工作越来越细。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