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多年的生产难题迎刃而解——天津市第四人民造纸厂批林批孔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9-06
第3版()
专栏:

多年的生产难题迎刃而解
——天津市第四人民造纸厂批林批孔新事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天津市第四人民造纸厂党委深入批判林彪、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和“上智下愚”等反动谬论,依靠广大工人群众,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迅速解决了生产中的两个“老大难”问题,扭转了多年来生产上的被动局面,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两个“老大难”问题
这个厂从一九五八年建厂以来,先后增添了玻璃纸、半透明纸、防油纸、铜版纸等十几个新产品,为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十几年来,广大工人、干部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刻苦实践,知难而进,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产量年年增长,质量逐步提高。但在前进中,这个厂存在着两个“老大难”问题。一个是玻璃纸发粘、发脆,质量不过关;一个是铜版纸生产消耗大,成本高,年年赔钱。
玻璃纸是用木浆经化学处理成为糊状的粘胶,然后喷布成型制成的。长期以来,在玻璃纸的成型和干燥工序中,老是断头、爆缸,平均每天要损失粘胶近两吨,浪费很大。玻璃纸成品存在着粘、脆的问题,南方用户反映粘,北方用户反映脆。有时包装好了的玻璃纸,存放一个时期,几张粘在一起。工人们看着心疼:这样下去怎么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厂领导曾给上级领导机关打报告,要求请外国专家来解决问题。上级机关没有同意。于是,厂领导就到各地请专家,但由于没有发动本厂的工人群众,不搞三结合,结果从数据到数据,花了两个多月时间,问题没有解决。厂领导这才想到了本厂的工人群众。由于受修正主义路线的毒害,厂领导在大会上宣布:“谁能解决玻璃纸的质量问题,给奖金五百元。”但玻璃纸的发粘、发脆和断头、爆缸问题,涉及的因素很多,不是个别人所能解决的,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也不是靠几个钱“刺激”出来的。厂领导动员了一阵,却没有一个人响应,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工人、干部批判了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冲破了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等束缚群众手脚的条条框框。他们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改进操作技术,断头率逐步降低,生产逐步稳定,一级品率提高,但发粘、发脆的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
铜版纸是在原纸上涂上涂料的高级印刷纸。产品质量不错,但是消耗大,成本高。工人们说:“我们是大干大赔,小干小赔,不干也赔(出设备维修费),这样下去,怎么能为社会主义积累财富!”厂领导也想了许多办法:工作中出一个问题,就订一项制度,结果是制度越订越多,漏洞堵不胜堵。厂领导曾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到外地去学习,得出的结论是本厂客观条件不好,外单位供应的原纸和涂料质量差。有的领导干部被玻璃纸的问题压得喘不过气来,接着又出了个铜版纸的难题,后悔不该搞这个产品,甚至主张索性把设备调走。
抓了路线,势如破竹
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中,这个厂的广大群众联系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贴出一批大字报,尖锐地指出厂领导在办企业路线方面存在着问题。大家说:玻璃纸发粘、发脆,铜版纸赔钱,从表面来看是技术不过关,管理水平低,实质上却是厂领导的路线不正。厂党委支持群众的大字报。党委书记和负责生产的党委常委,分别带领干部到铜版纸和玻璃纸车间与工人们一起劳动,一起学习,一起批林批孔。这使他们越来越认识到:解决生产上的“老大难”问题,必须从端正办企业路线着手。“专家治厂”,一事无成;五百元奖赏,无人响应。这充分说明领导思想上没有真正解决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问题,是领导工作偏离了“鞍钢宪法”。在批林批孔中,他们围绕如何依靠群众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着重解决了三个问题。
批判林彪、孔老二鼓吹的“上智下愚”的反动谬论,坚持奴隶们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坚定地依靠工人群众。厂领导和工人们一起回顾了玻璃纸生产的历史。大家用玻璃纸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的事实,有力地批判了林彪、孔老二散布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反动谬论。联系过去几次请专家的教训,进一步批判了“领导高明”和“专家治厂”的错误路线。领导干部逐渐懂得了毛主席指出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伟大真理,坚信只要相信和依靠群众,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于是,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出主意,想办法,群策群力,共同研究玻璃纸质量问题。他们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查玻璃纸的“病因”,搞“会诊”,各班开了一张张“处方”交到车间。这些“处方”,凝结着广大工人十几年来积累的丰富的实践经验。要解决玻璃纸粘、脆的问题,首先要提高原液质量。三个班的工人,一起总结了原液质量一直较好的丙班的经验,统一了操作方法。成型工序加增塑剂,过去总是两小时加一次,现在采取细水长流的方法,两小时内均匀、定量地加入,对提高产品的质量起了很大作用。就这样,群众出了许多好点子,玻璃纸的质量迅速提高了。
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厂党委和工人一起,通过狠批孔老二“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和林彪诬蔑劳动人民只知“油盐酱醋柴”的谬论,深切地感到:只有坚持抓大事,抓路线,抓政治思想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调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事实也正是这样,铜版纸车间批林批孔搞得好,工人群众积极性越来越高。为降低涂料的成本,工人群众千方百计改进涂料的配料工艺,节约点滴干酪素等贵重原材料。供销部门也认真加强原纸和成品的管理,把不合格品分类挑选存放,做到物尽其用。这样,降低了铜版纸的成本。
批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反动谬论,坚持“工人参加管理”。工人群众在狠批林彪和孔孟之道的同时,联系实际,批评厂领导过去不是“靠”群众,而是“管”群众。制度、措施、计划虽然有时也拿到工人中讨论,但往往是走过场,没有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群众。结果制度越多,对工人手脚束缚越紧。厂党委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坚持抓批林批孔,依靠工人群众,加强企业管理,健全经济核算和质量检验等制度。专业人员经常到工人群众中去讲各种纸的成本核算方法和工艺要求、质量标准,使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结合起来。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对玻璃纸和铜版纸的工艺进行了两次修改,修改后的工艺基本上符合生产的实际情况。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天津市造纸四厂党委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进一步端正了办企业路线,使十几年来没有解决的两个“老大难”问题,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解决了。玻璃纸一级品率已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九,发脆问题基本解决,发粘问题也初步解决了。铜版纸成本降低,去年每吨铜版纸,赔一百八十三元,到今年七月,转亏为盈。今年一至七月份,这个厂月月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产值、产量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百分之七十一和百分之六十九以上,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百分之四十一和百分之五十。
为什么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现在解决得这样快呢?根本的问题是抓了路线。抓了路线,势如破竹。
路线对头了,技术难关迎刃而解。路线对头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现在,这个厂的广大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他们经常把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意见、建议,用大字报的形式直接提出来。讲路线,揭矛盾,找差距,促转化,使企业的管理工作更加生气勃勃。
轻工业部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局 联合调查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