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遵照毛主席关于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教导 永年县大胆提拔青年干部担任领导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1-08
第2版()
专栏:

遵照毛主席关于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教导
永年县大胆提拔青年干部担任领导工作
新华社石家庄一九七五年一月七日电 中共河北省永年县委坚持贯彻老中青三结合原则,大胆提拔青年干部担任县、社、队领导工作,使各级领导班子更加朝气蓬勃,带领全县人民不断夺取新胜利。去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在连续四年超《纲要》的基础上,一跃过了“黄河”。
永年县委在批林批孔运动中,针对各级领导班子老干部多,青年干部少的问题,多次召开县委常委和各公社书记会议,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为了保证我们的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路线和政策,而且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教导,引导老干部回顾个人的成长史,批判林彪恶毒攻击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罪行,批判那种看不起“儿童团”和“论资排辈”等错误思想。通过学习和批判,大家提高了认识,全县从上到下,都很重视培养和选拔青年干部的工作。一九七四年以来,这个县先后从工人、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当中,选拔青年干部六百一十五人,担任了领导工作,使县、社、队各级领导班子全部实现了老中青三结合。
新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永年县委积极组织他们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努力用革命理论指导革命实践。县委经常向他们布置学习任务,检查学习情况,进行学习辅导。同时,还有计划、有组织地分期分批把他们送到党校或读书班,进行短期学习。现在,全县已有百分之八十多的新干部在党校或学习班学习过,他们的马列主义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九七四年,青年干部张玉臣担任南沿村公社党委书记后,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运用毛主席关于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观点,分析南沿村长期后进的主要原因,抓住农村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个根本问题,领导广大干部和群众,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批判资本主义倾向,提高了大家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广大社员、干部团结战斗,积极开展学大寨运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一九七四年全社粮食平均亩产跨过“黄河”,皮棉亩产猛增三十斤,使南沿村由“拉腿社”变成了全县先进单位。
为了使新干部茁壮成长,这个县还有计划地把新干部放到阶级斗争复杂,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去经风雨,受锻炼。下乡女知识青年侯玉芹担任大北汪公社党委副书记后,在批林批孔中,公社党委就让她到北街大队蹲点。这个大队由于阶级敌人挑拨家族纠纷,干部群众不够团结,革命、生产处于后进状态。侯玉芹来到北街,迎难而上,白天坚持同社员一起下地劳动,晚上领导大家学习毛主席有关团结的教导,忆苦思甜,深入批判林彪反党集团分裂党、分裂革命队伍的罪行,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使全村干部、群众迅速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团结起来,同心同德地抓革命,促生产,夺得了农业丰收。一九七四年,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一跃跨过“长江”。
永年县各级领导班子老干部积极向新干部传思想,帮工作,带作风,把培养新干部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革命职责。二十七岁的宋尚印,一九七四年七月担任刘汉公社党委副书记后,革命热情很高,一心想把工作搞好。他在刘汉大队蹲点,一时忙于催收催种,而忽视了抓路线,抓大事。和他一起工作的老干部、党委书记郭天福看在眼里,一连六个晚上,以自己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沉痛教训,来帮助宋尚印,终于使他摆正了革命和生产的关系,自觉地把批林批孔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许多新干部虚心地向老干部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精神,职位变了,劳动人民的本色没变。他们经常风里雨里,一身汗水一身泥,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老干部团结一致,并肩战斗,不断夺取革命和生产的新胜利。(附图片)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新干部、上海市建筑工程局党委副书记张秀清(右二)和工人群众一起贯彻执行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完成各项任务。这是她在工地上和工人一起劳动。
新华社记者 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