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扎根林区干革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1-09
第4版()
专栏:

长征路上一代新人
绵亘在甘肃和四川两省交界处的岷山,重峦叠嶂,林海浩瀚。在岷山深处,在当年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经过的地方,如今已经建立起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企业——迭部林业局。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今天正踏着红军的足迹,在这里开发林区,建设林区。他们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积极参加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不断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现在,他们中间有三百五十七人加入了共青团,六十七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有十六个青年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还有七个青年上了社会主义新型大学。
扎根林区干革命
许多青年人都有自己的远大的理想。怎样去实现这个理想呢?知识青年赵华钧在革命的实践中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赵华钧是上海港湾学校一九六八年的毕业生。他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伟大号召,在农村锻炼了一年,一九七○年又来到了迭部林业局益哇林场。
从沿海大城市来到深山老林,住的木板房,出门就爬山,整天和木头打交道,不久,赵华钧思想上产生了动摇,后悔当初不该来林区。
党支部书记几次找他谈心,和他共同学习毛主席著作,讲林业工作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作用,并且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党和人民希望我们青年一代成为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挑起革命的重担。可是,资产阶级也在千方百计地争夺青年一代。林区生活虽然艰苦,但比起当年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生活来,要好多少倍啊!条件艰苦,困难再大,有了毛泽东思想,我们什么也不怕!”在党组织的关怀和教育下,赵华钧的思想觉悟提高了。他重读毛主席的光辉著作《青年运动的方向》,联系自己的思想,找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懂得了林业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伐木攒材也是革命工作。从此,他坚定了扎根林区干革命的信心,虚心向老工人学习,认真接受再教育,自觉地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改造自己。
为了开发新的伐区,一九七二年赵华钧被调到了阿夏林场担任机械技术员。
阿夏林场是一个新建的林场,生活条件差,工作条件更差,机械设备不多,性能又都不大好,要修理又缺少技术工人。在困难面前,毛主席关于“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的亲切教导在赵华钧的耳边回响。他一面积极工作,一面抽时间复习过去学习过的机械业务知识,经常和修理工一起,讲解一些机械常识和修理技术,并在实际操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这样,大家很快掌握了一般机械修理技术。一次,通往新伐区的阿夏大桥正在紧张施工,发电机组突然出了故障,需要立即组织力量抢修。赵华钧接受任务后,和修理班的工人一起,突击抢修一昼夜,排除了故障,保证了正常供电,为大桥夜间施工创造了条件。一九七三年一月,林场的一台汽车坏了。这时,赵华钧和两个学徒工,打开引擎,立即着手修理。他们凭着简单的工具,只用了七天时间,就完成了修理任务,保证这台汽车迅速投入了生产。
赵华钧在林区生产中不断做出新成绩,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赞扬,去年被选为先进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