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指引下 我国黄麻红麻生产迅速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1-17
第2版()
专栏:

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指引下
我国黄麻红麻生产迅速发展
据新华社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五日讯 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指引下,近几年来我国黄、红麻生产获得迅速发展:一九七三年和一九七一年相比,总产量和收购量分别增长了一倍;一九七四年总产量又比一九七三年增加百分之十六点四,到十一月底,收购量比一九七三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七。目前,我国已经实现用麻基本自给。
我国黄、红麻产量两年翻一番,三年大发展,这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的丰硕成果。
黄、红麻是麻纺工业的重要原料,我国有很广阔的地区适宜种植。但是,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到一九四九年,全国黄、红麻总产量只有七十三万七千担,不及一九七三年浙江一个省产量的四分之一。解放前,外国的麻袋,在中国市场上占着统治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在国家大力扶持下,黄、红麻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赶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每年还要从友邻国家进口一部分麻。七十年代初期,社会帝国主义到处制造事端,公然支持印度肢解一个主权国家。他们满以为可以一箭数雕,从此断绝黄麻供应,从经济上卡住我们的脖子。但是,事实恰恰和他们的愿望相反。他们的这一招,不但吓不倒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相反地却激发起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展黄、红麻生产的雄心壮志。
近几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群众,联系黄、红麻生产上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事实,深入批判林彪妄图投靠社会帝国主义、变中国为殖民地的罪行,批判“自由种植”、“金钱挂帅”等修正主义黑货,认真落实党在农村中的各项经济政策,广泛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广大干部社员激发了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把“多种麻、种好麻,支援国家建设,打击帝修反”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些老麻区在提高主种麻(作为一季作物留出土地专门种麻)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千方百计地挖掘现有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间作套种,扩大黄、红麻播种面积;一些过去很少种麻的地区,想方设法开山造地、改造涝洼盐碱地和河滩荒沙地,扩种红麻,广辟麻源。
广东是黄、红麻和其它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之一,过去总认为人多地少,继续增加黄、红麻生产势必妨碍粮食及其它经济作物的发展。但是,近几年来,经过深入批判修正主义,批判潜力挖尽、无所作为等思想,因地制宜地推广黄麻和水稻等作物间作套种,同时,广泛利用山坡地、河滩地扩种红麻,取得显著成绩。一九七四年,在粮食和其它经济作物面积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全省套种黄麻十七万六千多亩,扩种红麻三十万亩,仅这两项的总产就占全省麻类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七,比一九七一年全省麻类总产量还多百分之六。一九七三年全省调出的黄、红麻相当于一九七一年调出的三点七倍,老麻区作出了新贡献。
安徽、山东、河南等省,文化大革命中已开始试种红麻,但由于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红麻生产一直发展不起来。批林整风运动中,各地把“是自力更生产麻,还是伸手向国家要麻”的问题,提到两条路线斗争的高度来认识。广大干部社员说,国家需要麻,我们一定要为国家多产“争气麻”!但是,要发展麻,没有那么多耕地怎么办?麻区贫下中农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提出“向盐碱涝洼地,向荒沙滩要麻”。每年冬春,数以万计的劳动大军奋战在黄河、淮河两岸,掀起挖沟排水,灌水压碱的农田基本建设热潮。几年来,他们硬是在上百万亩过去“下种不立苗,遇雨遍地涝,十种九不收,年年把种抛”的盐碱涝洼地上,建设起我国红麻新的生产基地。一年试种,二年推广,三年大发展。一九七四年和一九七一年相比,安徽、山东、河南三省黄、红麻播种面积扩大了二倍,总产量增加四倍。
事实证明,路线是决定一切的。头脑里有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就能克服一切困难,黄、红麻生产就能不断发展。
在多种麻、种好麻的思想指导下,我国新老麻区相互协作,互相支援,为自力更生发展黄、红麻生产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近几年来,广西、广东在每年为国家调出大量商品麻的同时,还调出一千多万斤种子,为北方发展红麻奠定了基础,许多老麻区还派出大批有经验的老农,到新麻区传授植麻技术,对促进新麻区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