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活跃在尼泊尔电力工业的第一线——逊科西水电站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在迅速成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1-17
第5版()
专栏:尼泊尔通讯

活跃在尼泊尔电力工业的第一线
——逊科西水电站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在迅速成长
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出发,沿着尼中友谊之路——阿尔尼哥公路前行八十公里,到达碧山环抱的拉玛山谷。在这里,被誉为逊科西河上一颗明珠的逊科西水电站,为发展尼泊尔民族经济而夜以继日地发出强大的电流。
逊科西水电站是尼中人民友谊的结晶。尼中两国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经过三年多的共同劳动,于一九七二年一月建成了这座电站,并在当年六月正式交付使用。两年多来,电站运转正常,已经为加德满都电力网提供了九千万度以上的电力。而更加可喜的是,一支尼泊尔的电力工业的技术队伍,正在这里迅速成长。
不久前,记者访问了这个水电站。一走进发电厂房里宽敞的主机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多个尼泊尔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正在紧张而有秩序地工作着。水轮发电机发出悦耳的嗡嗡声,房顶上的桥式起重机不时发出有节奏的音响。在一台调速器旁,三个尼泊尔工程技术人员在熟练地拆卸、擦洗和安装。在电站的中央控制室里,尼泊尔值班员专心地控制各种仪表,忙于电话调度。
这一支由一百多名尼泊尔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队伍,现在掌管着逊科西水电站的全部技术工作。其中,大多数是二十多岁的青年。在到电站工作以前,他们有的刚出校门,有的来自农村。这些年青人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迅速地成为一支既能掌握机器运行,又能进行检修的技术力量,活跃在尼泊尔电力工业的第一线。
刚从学校毕业的技术员巴松达,在实践中勤奋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事例给人以深刻印象。每当他和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完成一项试验或进行一轮操作后,他总要详细地询问。他把实际经验和理论结合起来,经过思考,对电站的各种机械设备的结构和性能逐步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并从而较好地掌握了电站机组正常操作的技术。担任复杂的电试工作的技术员波克莱尔,开始来电站工作时碰到许多困难。但是,他知难而进。在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他仔细地把各种仪表逐个地拆卸、分解和重新装配,然后进行调整试验。遇到问题,首先独立思考,然后同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就这样,在短短的两个多月中,他就基本上掌握了这项工作。来自逊科西电站附近农村的水轮机检修工塔帕,因文化水平较低,初来时不会看机器图纸。通过把实物和图纸逐个对照等办法,他很快就学会了看简单图纸。为了进一步提高看图纸能力,他一边面对图纸,一边用柔面团照着图纸捏成实物。这样,经过反复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现在塔帕不仅能熟练地看一般图纸,而且能看比较复杂的装配图了。
尼泊尔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电站的运转和管理上,有许多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取得成绩的事例。水轮机安全栓讯号装置的创制成功,就是其中一例。水轮机安全栓讯号装置,是水轮机的一个重要元件。它能在叶片被水中的杂物卡住时,发出讯号,一方面告诉人们有故障,需及时处理,一方面防止其它叶片受损,保证机组正常运转。它的外壳是用瓷做的,尼泊尔目前还没有瓷器厂,这种部件用完了,必须从国外进口。尼泊尔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同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一道进行各种试验,最后终于找到了用香烟盒里的锡箔纸包上沥青代替瓷壳,用土办法制成讯号装置。这次成功的经验,使尼泊尔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得到了很大的启示和鼓舞,增加了他们自力更生的信心。尼泊尔技术人员给这种自己制造的讯号装置取了一个名字:“尼泊尔制讯号装置”。
逊科西水电站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还用高速钢制成水轮机密封转环,这也是尼泊尔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取得的成就之一。原来,水轮机密封转环是部分用不锈钢制成的。尼泊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中国朋友一起,经过多次研究和试验,终于找到用较易得到的高速钢代替不锈钢的办法,试制成功这种元件。
这些事例充分地显示了尼泊尔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在自力更生发展民族经济的精神的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
在逊科西水电站工作的中国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不久就要离开尼泊尔回国了。他们带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而来,在尼泊尔工作期间,又深深地被尼泊尔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为发展本国民族经济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所感动。现在,即将带着友谊硕果离开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尼泊尔人民。他们虽然即将离开,但友谊的足迹却深深地印在尼泊尔大地上。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